穷不失义

  • 成语读音qióng bù shī yì
  •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人有骨气
  •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繁体字形窮不失義
  • 英文翻译poor yet not losing one's righteousness

成语意思解释

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成语出处

《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成语造句

为官者司其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有网友评价说,中国古代有一种人,叫做“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无恒产而有恒心。

正因为如此,所以孟子主张,“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少了这,再周密的制度设计也可能被某些顽固的“不理解者”唱空。

这里的“独善其身”就是“穷不失义”。

做人就要路不拾遗、不昧拾金、穷不失义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士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完全的体现。

因此,孟子更强调个人的立志和坚持,强调君子必须“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记者看到,屠孝天亲自设计的食品包装袋图案上,清晰地印着“穷不失义,拼搏图强”八个醒目的大字。

资本的天性是冒险逐利,对企业来说,“达不离道”易,“穷不失义”难。

“穷不失义”单字意思解释

“穷不失义”的近义词

    “穷不失义”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