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桴:小筏子。乘小筏子浮游海外。比喻远行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成语意思: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深远用心。形容待人处事的心机深沉,使人难以揣测
成语出处:《晋书·愍帝纪论》:“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
成语意思:谓顺随情势改变态度。
成语出处:邹韬奋《萍踪忆语》二一:“投机主义蜊是最善于乘风转舵的。”
成语意思: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成语意思:承:顺承;希:企望。指言语行动迎合上级的意图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薛宣传》:“九卿以下,咸承风指。”
成语意思:谓趁机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清·容闳《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吴监督子登闻之,遂又乘风兴浪,思设法以破坏此留学事务所。”
成语意思:孤、寡:古代皇帝自称。自封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统治者自居。
成语出处:《宣和遗事》前集:“天子道:‘咱八辈儿称孤道寡。’”
成语意思:羹:浓汤;虀:通“齑”,咸菜。被热羹烫过的人,吃凉菜也要吹一吹。比喻鉴于以往的教训,遇事过分小心,该做的不敢做或举措失当
成语出处: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而瑰玮特绝之徒,益惩羹吹虀,羞与哙伍。”
成语意思: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成语意思:食美味,骑骏马。形容生活豪奢。
成语出处:清·王韬《原士》:“而游惰者且齿甘乘肥,三代下之国家,所以有岌岌之势也。”
成语意思:佛教语。谓修成佛道,成为祖师。亦以喻获得杰出成就。
成语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成佛作祖待作甚么?陈妙常也曾还俗过。”
成语意思:惩:惩戒;忿:愤怒;窒:抑止;欲:嗜欲。克制愤怒,抑制嗜欲。
成语出处:《周易 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成语意思: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陛下诚能行此二者……后日之政,如顺风吹毛,乘高决水,可以不劳而成功者。”
成语意思:炫耀奇异。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息耕亭记》:“尚修其辞,逞怪披奇,穷精备思,遐观千载,竟亦何裨,此谓名劳。”
成语意思:指由于普遍效法而成为社会准则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或做法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称:称道;功:功绩;德:德行。颂扬功绩和德行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但凡下人,肚肠极是窄狭,得了须微之利,便极口称功诵德,欢声溢耳。”
成语意思:称颂功德。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成语意思:指炫耀工巧。
成语出处:唐 柳宗元《逐毕方文》:“汝虽赤其文,只其趾,逞工炫巧,莫救汝死。”
成语意思:诚:确实;惶:害怕;惧:畏惧。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真君事迹三卷,谨随表上进以闻,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成语意思:操:持,拿;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徐幹传》:“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宫将文学。”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幹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