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挑拔是非。
成语出处: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这个两头白面,搬唇递舌的歹弟子孩儿。”
成语意思:①挑拨是非。②卖弄口才。
成语出处:①明 徐某《杀狗记 看书苦谏》:“搬唇弄舌,口是心非,到底有失,不可轻信。”②许地山《海角底孤星》:“你们念书人底能干只会在女人面前搬唇弄舌罢。”
成语意思: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成语出处:春秋 无名氏《灵枢经 逆顺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
成语意思: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成语出处:元 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成语意思:比喻衣衫破烂。鹑鸟尾秃,像补缀百结,故云。
成语出处:《黑籍冤魂》第二十回:“乞丐身上,破衣褴褛,百结悬鹑,怎抵得住那一天风雪?”
成语意思:搬:搬弄;弄:卖弄。指说长道短,挑拔是非或卖弄口才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成语意思: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成语出处:李涵秋《广陵潮》第六五回:“想罢再看看严大成,已打得鼻塌唇青,简直不成模样。”
成语意思: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成语出处:宋 王禹偁《为宰相谢赐御制歌诗表》:“《白雪》《阳春》之句,空炫清新。”
成语意思:不知道当前是什么季节或局面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成语意思: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成语意思: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成语意思:比喻关系亲近,经常待在一起。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我和娘成日唇不离腮。”
成语意思: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成语意思:蚩:痴呆,愚蠢。指愚笨蠢动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成语意思:犹言长生不老。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 李道人独步云门》:“各要寻几件希奇礼物上寿,祝他个长春不老。”
成语意思:蚕:昆虫名;抽:拔出。形容人的思绪、言谈牵扯无尽
成语出处:陈波《漫谈聊天》:“聊起来也定会如春蚕抽丝,而总无尽意吧。”
成语意思:形容喧闹喊叫。
成语出处:《南史·侯景传》:“丑徒数万,同共吹唇唱吼而上。”
成语意思: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比喻敌人策划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成语出处:沙汀《困兽记》:“而这个念头,近来正又蠢蠢思动的激荡着他,叫他得不到安静。”
成语意思:犹唇齿相依。
成语出处: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成语意思:蚕:昆虫名;缚:缠束。像蚕作茧自缚。比喻自己束缚自己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掉句文,便叫做‘痴鼠拖姜,春蚕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