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成语意思:旦旦:诚实的样子;信誓:诚挚可信的誓言。誓言说得极为诚恳可信
成语出处:《南齐书·王融传》:“将旦旦信誓,有时而爽,駉駉之牧,不能复嗣。”
成语意思: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
成语意思:妄:胡乱。无所顾忌地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说他擅卖矿产,胆大妄为,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成语意思: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成语意思: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成语出处: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成语意思: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明 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成语意思: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成语意思:比喻既不热心也不厌弃。
成语出处:章炳麟《辨诗》:“淡而不厌者陶潜,则王维可废也。”
成语意思:贪婪注视,急于攫取的样子
成语出处:《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成语意思:比喻贤才逢明时。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成语意思:瘅:憎恨;彰:表扬。憎恨恶的,表扬善的
成语出处:隋·薛道衡《隋唐祖颂》:“瘅恶彰善,夷凶靖难。”
成语意思:啖:吃。指谋生的途径、方法
成语出处:鲁迅《隐士》:“登仕,是啖饭之道,归隐,也是啖饭之道。”
成语意思:比喻独生子或唯一的子孙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术:手段、策略。指军事上的正规作战及出奇制胜的战术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臣知无古人单复之术,加卒奉大略。”
成语意思:单:单独;只:独。指仅有夫妻二人
成语出处:北朝·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花蓝花栀子》:“当有小儿童女百十余群,自来分摘,正须平量中半分取,是以单夫只妇,亦得多种。”
成语意思: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成语出处:《汉书·萧育传》:“[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成语意思:见“弹冠振衣。”
成语出处: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成语意思:怪诞虚幻,不合常理。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班史《艺文》所志,大抵春秋、战国之作。夏商以前,仅数十种,率皆诞幻不经,当时具悉其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