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发落:发放;放过。宽大处理;轻予放过。
成语出处:明 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己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成语意思:不加思索地说出口来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李温陵传》:“滑稽排调,冲口而发,既能解颐,亦可刺骨。”
成语意思:见“踔厉风发”。
成语出处:孙中山《中国革命史·革命之运动》:“其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踔厉奋发,各尽所能,有此成功。”
成语意思:踔厉:精神振奋,言论纵横;风发:象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成语出处: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成语意思:见“踔厉风发”。
成语出处:清·汪琬《序》:“试读其所与国王书,后先援据故事,踔厉骏发,烂然明析。”
成语意思:眉毛黑白夹杂而头发雪白。形容年迈的样子。
成语出处:《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朁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
成语意思: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成语出处:明 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已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成语意思:年高眉秀。
成语出处:《文选·任昉》:“至若齿危发秀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
成语意思:颜:容颜。面容苍老,满头白发。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成语意思:鲐背白发。形容年老高寿。
成语出处:明·陈继儒《读书镜》第四卷:“自竹马游戏,以至骀背鹤发,其相与周旋。”
成语意思:比喻空口说大话。
成语出处:《妙法莲华经 序品》:“今佛世主,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
成语意思:现泛指阴谋败露或秘密勾当被发觉。
成语出处: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佞幸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成语意思: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亦犹斧斤之于森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成语意思: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成语意思:见“戴发含齿”。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骂贼》:“雷海清呵!若不把一肩担,可不枉了戴发含牙人是俺。但得纲常无缺,须眉无愧,便九死也心甘。”
成语意思:谓人的形状。亦以指人。
成语出处:《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
成语意思: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谈起来,一会儿大发议论,一会儿又竭力恭维。”
成语意思: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成语意思: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
成语意思:见“断发文身”。
成语出处:冯至《伍子胥》九:“在吴越的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他们是断发纹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