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成语意思:见“豆剖瓜分”。
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成语意思:谓自封为王,称霸一方。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陈仓路》第三折:“都待要分疆土,霸山川,寻战讨,相攻拒,出来的道寡称孤。”
成语意思:鹄:天鹅;凫:罢鸭。孤单的天鹅,独居的野鸭。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五:“齐人刘道强善弹琴,能作单鹄寡凫之弄。听者皆悲,不能自摄。”
成语意思:比喻本身的举动恰恰和客观情形相应。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2回:“黄昏二字,虽是对景挂画,就只可惜是个俗语。”
成语意思:贱:价格低;寡:少。物品多则价格低贱,物品少则价格高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夫物多则贱,寡则贵,贵则散,轻则聚。”
成语意思:稳重而少言语。
成语出处:《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回回、博果密之子,库库之兄也,敦默寡言,嗜学能文。”
成语意思:豆出荚;瓜切开。比喻被分割;被侵占。
成语出处: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成语意思: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成语出处:《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成语意思:羝羊:公羊;絓:绊住。公羊的角被荆棘绊住,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章炳麟《哀陆军学生》:“进退道穷,羝羊絓棘。”
成语意思: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成语意思:菲:微薄;寡:少。才能微小,学识肤浅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3回:“小侄菲才寡学,大人误采虚名。”
成语意思:比喻运动员结束竞技生涯,不再参加正式比赛。
成语出处:《羊城晚报》1984.8.25:“中国女排完成‘三连冠’伟业之后,队伍将作小的调整。据悉二十七岁的老大姐周晓兰和队长张蓉芳将要封刀挂剑。”
成语意思:讽谕之言多,切要之言少。
成语出处:唐·裴延翰《〈樊川文集〉序》:“然骚人之辞,怨刺愤怼,虽援及君臣教化,而不能拈洽持论;相如、子云,瑰丽诡变,讽多要寡,漫羡无归,不见治乱。”
成语意思: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成语意思:恤:救济。指养育孤儿,救助寡妇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桑林奇遇》:“守经行权,各有其时,抚孤恤寡,存乎一念。”
成语意思:谓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曹操]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成语意思:形容十分挂念。
成语出处:《宋书·王僧达传》:“山川险阻,吉凶路塞……分心挂腹,实亦私苦。”
成语意思: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
成语意思:同“寡不敌众”。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壅塞》:“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