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
成语出处:明 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成语意思: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成语出处: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成语意思: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成语意思: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成语出处:《庄子 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 修务训》:“昔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百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见老聃。”
成语意思: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成语出处:《尸子 止楚师》:“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
成语意思:概:大略。所能见的只是一个梗概。指难以真正见到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成语意思:①谓俭约勤苦。②弯腰俯首,屈从奉迎。
成语出处:《韩非子 说疑》:“皆夙兴夜寐,卑身贱体……以事其君。”
成语意思: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成语意思:比喻虚妄荒诞,不可能出现的事。同“白日见鬼”。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二九:“他太注意老二的无聊了,而始终以为老二的不敢到学校去是白天见鬼。”
成语意思:犹言能文能武。
成语出处: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李将军秉文兼武,受命专征。”
成语意思: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成语出处:唐·唐晅《手记》:“千里一遇,悲喜兼集。”
成语意思: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成语意思: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成语意思:别:另外;天地:风格或境界。另有一番新的境界,不是人间所有的
成语出处:唐·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成语意思:泛指虚妄荒诞、不可能出现的事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龙香嘻的一笑道:‘白日见鬼!枉着人急了这许多时。’”
成语意思:指不知事物的轻重与价值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4回:“你若说你和我一样,你就是不知贵贱的人了。”
成语意思: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成语出处: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第三卷:“《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成语意思:形容无耻到极点。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成语意思: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们一样。比喻不相上下。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成语意思: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论删去正义中讥纬札子》:“残编断简,出于屋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