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成语意思: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成语意思:均:平均。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形容待遇不相等。
成语出处:《魏书·太武五王列传》:“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此之为弊久矣。”
成语意思: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9回:“再命户部颁发粮草彩缎,工部发出御酒三百坛,着礼部加封,差出内臣田思忠,解往潭州岳爷军前,犒赏三军。”
成语意思:恺悌:平易近人。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二年》:“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成语意思:跨:兼有;州、郡:古代行政区。形容涉足的区域广大
成语出处:《周书·文帝纪》:“而欢阻兵安忍,自以为功。广布腹心,跨州连郡。”
成语意思:夸:通“跨”,兼有;州、郡:古代行政区。指治理的区域很大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
成语意思:跨:兼有;州、郡:古代行政区。形容涉足的区域广大
成语出处:晋·陆机《百年歌十首》:“体力克壮志方刚,跨州越郡还帝乡。”
成语意思:敌:抵挡;钧:古代重量单位,合当时三斤。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
成语出处:《汉书·叙传上》:“良乐轶能于相,驭乌获抗力于千钧。”
成语意思:同“力均势敌”。
成语出处:《宋书·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成语意思:狼顾: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比喻后顾之忧;麇:獐子。比喻惊恐万状
成语出处:《新唐书·岑文本传》:“大王诚纵兵剽系,恐江岭以南,向化心沮,狼顾麇惊。”
成语意思:临:面对。面对敌方军队。指作战的场合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骤马横枪武艺精,临军对阵见输赢。”
成语意思:临:面对;垒:军营,堡垒。面对敌方军队。指作战的场合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领将驱兵勇战敌,临军对垒惯相持。”
成语意思: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成语出处:《尹文子》:“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力。”
成语意思:同“力均势敌”。
成语出处:《逸周书·史记》:“昔有南氏,有二臣贵宠,力钧势敌,竞进争权,下争朋党。”
成语意思:比喻毫无用处,只是充数而已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俺们说话不中听,老婆当军,充数罢了。”
成语意思:刑法重而严。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统传》:“议者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
成语意思:谓遍及各地。
成语出处: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连州跨郡,迈陶氏之隆甚;开国承家,掩张门之累叶。”
成语意思: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成语意思: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