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成语意思:康庄:宽阔。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成语出处:茅盾《夜读偶记》:“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繁荣,已经给世界人民指出了康庄大路。”
成语意思:康庄:宽阔、通达的大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常用以比喻光明的前途。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成语意思:康:太平。泛指太平颂歌
成语出处:《尚书·益稷》:“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成语意思: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成语意思:人民平安,物产丰富。
成语出处: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吏治下》:“可见当时君明臣良,民康物阜,致治之隆非无故也。”
成语意思:贫贱之知: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成语意思: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成语出处:《南齐书·刘悛传》:“后悛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顾谓悛曰:‘此况卿也。’”
成语意思:批:用手击;亢:咽喉,比喻要害;捣:攻击;虚:空虚。比喻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博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成语意思:扬场而障住风,糠皮排去不了。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不一命大将以扫丑虏而州郡稍稍肖役,连连不已。若排糠障风,掏沙壅河。”
成语意思:指贫贱时一起过患难生活的妻子。语本《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成语出处:语出《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成语意思:伉俪:夫妻,配偶。形容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成语出处:清·张岱《萧邱小序》:“汉武之情深伉俪,犹思环佩再见夫人。”
成语意思:手舞足蹈貌。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门生为师相中玄高公六十寿序》:“今天子基命宥密,孰与成王贤,其委任公不在周公下,薄海内外皆跷足抗手,歌颂盛德。”
成语意思:踮起脚跟,仰起头。形容热切期望的样子。
成语出处:西汉·扬雄《长杨赋》:“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跷足抗首,请献厥珍。”
成语意思: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成语出处:《南史 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
成语意思: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
成语意思:旧时用于祝人结婚。
成语出处:明 邱濬《成语考 夫妇》:“贺人娶妻曰荣谐伉俪。”
成语意思:狧:通“舐”,用嘴舔。比喻贪婪蚕食或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吴王濞列传》:“语有云之,‘狧糠及米。’”
成语意思:舐:用舌头舔东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的地方再夺取政权。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王濞列传》:“里语有之,‘舐糠及米。’”
成语意思: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