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拼音keng的成语

  • 避阱入坑

    bì jǐng rù kéng

    成语意思:指避过了井,又掉进了坑里。比喻避去一害,又受另一害。阱,异“穽”

    成语出处:汉 焦赣《易林 观之益》:“避阱入坑,忧患日生。”一本作“避井入坎”。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避坑落井

    bì kēng luò jǐng

    成语意思:躲过了坑,又掉进井里。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

    成语出处:《晋书 褚翜传》:“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连动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不声不吭

    bù shēng bù kēng

    成语意思:吭:出声。不说话,不出声

    成语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他不声不吭,唿地豁开人,带着一股风直向工程队对部走去。”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当代成语
  • 捣虚批吭

    dǎo xū pī háng

    成语意思:乘虚攻击敌人要害

    成语出处:明 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这一个田穰苴立兵书有智量,这一个下齐城捣虚批吭。”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扼吭拊背

    è gāng fǔ bèi

    成语意思: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成语出处:清 魏源《圣武记》第14卷:“如何而形格势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闻其宜忌,可乎?”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扼吭夺食

    è gāng duó shí

    成语意思: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成语出处:《元史·陈祖仁传》:“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以速其毙乎?”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连动式成语古代成语
  • 拊背扼吭

    fǔ bèi è kēng

    成语意思:吭,喉咙。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

    成语出处: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焚典坑儒

    fén diǎn kēng rú

    成语意思:见“焚书坑儒”。

    成语出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秦皇独霸诸侯城,焚典坑儒丧圣文。”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饭坑酒囊

    fàn kēng jiǔ náng

    成语意思: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燔书坑儒

    fán shū kēng rú

    成语意思:同“焚书坑儒”。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攻心扼吭

    gōng xīn è kēng

    成语意思:喻攻击要害。吭,指咽喉。

    成语出处:清·魏源《圣武纪》卷一:“先取山海关,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此攻心扼吭之法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撅坑撅堑

    jué kēng jué qiàn

    成语意思:撅:挖。掘深坑。比喻设计害人

    成语出处:元 曾瑞《斗鹌鹑 风情》:“抡的柄铜揪分外里险,撅坑撅堑。”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坑绷拐骗

    kēng bēng guǎi piàn

    成语意思:指以欺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亦作“坑蒙拐骗”。

    成语出处:魏风等《刘胡兰》:“整天价坑绷拐骗,每日里逛逛游游。”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当代成语
  • 铿金戛玉

    kēng jīn jiá yù

    成语意思:形容文词音节铿锵有力

    成语出处:清 周亮工《书影》第一卷:“吾豫当初变时,一人起而左右北地,铿金戛玉,至今踔厉词坛。”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铿金霏玉

    kēng jīn fēi yù

    成语意思:见“铿金戛玉”。

    成语出处:清·钮琇《觚剩·樵隐》:“崔出《樵隐近咏》相示……黄不觉惊赏曰:‘此真铿金霏玉之音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铿铿锵锵

    kēng kēng qiāng qiāng

    成语意思: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或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车行时摇动的铿铿锵锵,就如奏细乐一般。”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坑坑坎坎

    kēng kēng kǎn kǎn

    成语意思:形容高低不平

    成语出处:欧阳山《苦斗》:“但是他又要十分小心地望着路面,避开哪怕是极小、极小的坑坑坎坎,以免胡柳受到哪怕是很轻、很轻的颠顿。”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当代成语
  • 硁硁之愚

    kēng kēng zhī yú

    成语意思: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成语出处:《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硁硁之信

    kēng kēng zhī xìn

    成语意思: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固执的信念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6回:“主公犹执硁硁之信,隐忍不言。”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硁硁之见

    kēng kēng zhī jiàn

    成语意思: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