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成语出处:《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成语意思: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好汉不吃眼前亏,且让他一步,再作道理。”
成语意思: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昏愦:昏乱。形容头脑糊涂,不明事理
成语出处:鲁迅《拟豫言》:“被批评家们痛驳,谓‘久已如此,而还要多说,实属不明大势,昏愦胡涂。’”
成语意思:首:头目;魁:首领。犯罪作恶的首罪者。
成语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成语意思:谓计谋的实现十分神速。
成语出处:《新唐书·孙伏伽传》:“陛下举晋阳,天下响应,计不旋跬,大业以成。”
成语意思:计谋不足,方略匮竭。
成语出处:王闿运《与曾侍郎言兵事书》:“平贼之要领未得,计绌方匮,又必有变,纵不横决,凋丧可立而待也。”
成语意思:精诚:至诚,真心诚意;加:施及;亏:毁坏。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属和石头毁坏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感虚》:“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成语意思:指考古衡今。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望稽古揆今,复君之位,以安天下。”
成语意思: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成语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成语意思: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成语出处: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贤士大夫主持风教,固宜默握其权,时与厘定,以为警愦觉聋之助,初非徒娱心适志已也。”
成语意思:“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略语。喻功败垂成。
成语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成语意思:同“决?溃痈”。比喻腐败之极。
成语出处:严复《救亡决论》:“况夫益之以保举,加之以捐班,决疣溃痈,靡知所届。”
成语意思:痈:疮;溃:破;疽:痈疽。疮痈破开了。比喻事情的症结得到解决
成语出处:《南齐书·柳世隆传》:“今乃举兵内侮,奸回外炽,斯实恶熟罪成之辰,决痈溃疽之日。”
成语意思:溃:散乱。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败得不成样子。形容军队惨败。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成语意思:跬步:半步,极短的距离。半步也不离开。形容关系亲密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宝四宝又甚相爱,稍长即跬步不离,小家不知别嫌疑。”
成语意思:指逃散的士兵。
成语出处:李昌《回忆民先队》:“国民党部队的溃兵游勇,带枪到处抢劫肇事,很影响群众的抗日情绪。”
成语意思:(从管中看豹)只看到豹的一个斑点。比喻所见狭小;看不到全面。也比喻从一点推测全貌。
成语出处:《晋书 王献之传》:“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成语意思: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成语意思:感到惭愧;承当不起。表示对别人所给予的称赞或物品受之有愧。
成语出处:清 郑燮《刘柳村册子》:“紫琼崖道人,慎郡王也,赠诗:‘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愧不敢当,然亦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