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成语意思: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了很大的战功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子父全忠不到头,功劳汗马一时休。”
成语意思:菟裘:古地名。指归老于菟裘。现指退隐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矣。”
成语意思: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回:“我明日即行辞职,还是归老田间罢。”
成语意思: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乡、故里。指因年老而辞职在故乡安度晚年。
成语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一位杨乡宦到了宫保尚书,赐了全俸,告老在家。”
成语意思: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成语意思:见“贵壮贱老”。
成语出处:《史记·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成语意思: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天色已晚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晋书 郭璞传》:“不然,恐将来必有愆阳苦雨之灾,崩震薄蚀之变,狂狡蠹戾之妖,以益陛下旰食之劳也。”
成语意思: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匈奴列传》: “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成语意思: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成语出处:赵树理《传家宝》:“叫我看来是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成语意思: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成语出处: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诗之有皎然、虞伯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
成语意思:华:头发花白;颠:头颅。指头发花白的老头子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8回:“最难得的,仍是原班,不弱一个!不是绿鬓少年,都换了华颠老子了。”
成语意思: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一面点起民壮,分头追捕,多应是海底捞针,那寻一个。”
成语意思: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成语意思:指人一生虚心好学
成语出处:老舍《老舍短篇小说选·后记》:“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今天能看出昨天的缺欠或错误,正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要求进步。”
成语意思: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成语意思: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以“划地为牢”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划地为牢,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
成语意思:潢:积水;潦:地面积水;荐:祭祀。指污浊的积水都可以用来祭祀鬼神。祭祀在于诚敬之心,而不在于祭品的厚薄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筐箻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成语意思:形容日夜思念,精神困乏。
成语出处: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不料东人妹淑兰留心于那生身上,终日魂劳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