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把沙当做米,计量时高呼数字。比喻以假象安定军心,迷惑敌人
成语出处:《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
成语意思: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推背图》:“里巷间有个笑话:……写道‘此地无银三十两’。……就在木板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隔壁阿二勿曾偷’。”
成语意思: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悬梁:以绳系头;悬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把头发拴在房梁上。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第363卷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成语意思: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可怜刺骨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
成语意思:称:衡量轻重;掂:掂量。计算轻重分量。比喻计较轻重得失
成语出处:王愿坚《粮食的故事》:“一次搞购粮工作,找全县的干部来布置任务,有个别干部,称斤掂两的,怕任务重了完不成。”
成语意思:在背后指责议论
成语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被人们当面无数次地训斥批判,也被人们背后无数次地戳脊梁骨。”
成语意思:坚:坚固的车子;良:好马。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成语出处:《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
成语意思:称:衡量轻重。计算轻重分量。比喻权衡轻重得失
成语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3回:“申耀宗也没睡着,他肚子里大大小小几杆秤,正在称斤约两的活动呢。”
成语意思:称:衡量轻重;注:专注。形容只注意小节而无大的气势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取士》:“只看如今称斤注两,做两句破头,如此是多少衰气。”
成语意思:只拿钱不做事。比喻工作不负责。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这些忘八羔子,一个都不在家!他们成年家吃粮不管事。”
成语意思: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清·秋瑾《精卫石》第一回:“这真是……车量斗数的功德,为什么倒无人肯做呢?”
成语意思:比喻暗中捣鬼;以假代真。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1回:“我不会说笑话,只好行个抽梁换柱小令。”
成语意思:用高粱做饭,骑驴子代步。形容简朴的生活。卫,驴的别名。
成语出处:清·钮琇《觚剩·蒋山佣》:“[顾炎武]常言:‘生平最憎者舟舆,而炊粱跨卫,乃此身安处也。’”
成语意思: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被蒙骗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42章:“他要大家擦亮眼睛,看清方向,稳住心思,不要被一时风吹草动迷糊住。”
成语意思: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
成语出处:宋 苏洵《史论下》:“又欲寸量铢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成语意思: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成语意思: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成语出处:汉·张衡《西京赋》:“螭魅魍魉,莫能逢旃。”
成语意思:见“魑魅魍魉”。
成语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上》:“余此物名为匕首,其利难俦,水断虬龙,陆斩虎兕,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成语意思:①为《易》卦立数之义。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
成语出处:《周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成语意思: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他不服查账,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