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成语出处:清 洪昇《长生殿 收京》:“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
成语意思: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有司奏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慢不逊。”
成语意思: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
成语意思:指态度傲慢,不讲礼貌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
成语意思: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成语意思:兵:兵器;革:甲胄。兵器装备胡乱遗弃,塞满了道路。形容战祸伤亡惨重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寒温》:“六国亡时,秦汉之际,诸侯相伐,兵革满道。”
成语意思: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样才好!”
成语意思:蔓:蔓延;枝:生枝节。原指莲茎不蔓延也不分枝。
成语出处:宋 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成语意思:蔓:藤蔓,引伸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
成语出处:欧阳予倩《谈昆剧和的演出》:“现在台上演的把熊友惠和侯三姑的一般情节删去,只留熊友兰与苏戍娟的一条线,干干净净八场戏,不蔓不支,我以为异常好。”
成语意思:不遵守法令的罪过。宋·王安石《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臣之区区,辞说已穷,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非特欲守前言之信,亦不敢上累朝廷。”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臣之区区,辞说已穷,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非特欲守前言之信,亦不敢上累朝廷。”
成语意思:座:坐位。宾客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朋友很多
成语出处:明 郭勋《雍熙乐府》第四卷:“醉仙楼听鹤鸣一派箫韶洞,宾朋满座,谈笑无穷。”
成语意思:顺藤摸瓜。比喻扩大案情,牵连无罪的人。
成语出处:唐 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了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成语意思:不自满,不自大。
成语出处:《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
成语意思:触和蛮。《庄子》寓言中蜗牛角上两个小国。见《庄子·则阳》。后因以“触斗蛮争”喻为私利而争斗。
成语出处:清·尤侗《注云飞·十空曲》:“竖子英雄,触斗蛮争蜗角中。”
成语意思: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成语出处:《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
成语意思:春风:比喻笑容。形容情绪愉快;满脸高兴的样子。也作“满面春风”。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四折:“春风满面乐醄醄,一声长笑海山高。”
成语意思:泛指南方的管弦乐器。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燕台·冬》诗:“楚管蛮弦愁一概,空城舞罢腰支在。”
成语意思: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满。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善哉行》之三:“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成语意思:指生机勃勃的春意充满人间
成语出处:宋 曾巩《班春亭》诗:“山亭尝自绝浮埃,山路辉光五马来。春满人间不知主,谁言炉冶此中开?”
成语意思: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成语出处:《隋书·刘旷传》:“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