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发在监里,紧打慢敲,怕他不来上钩。”
成语意思:居功:自恃有功;满:满足。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摇旗这样的人,平时居功自满,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常发怨言。”
成语意思: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医生。比喻缓慢的行动赶不上紧急的需要。
成语出处:《晚清文学丛钞·瞎编奇闻》第五回:“这真是急惊风撞着慢郎中了,我家里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急你呢?”
成语意思:荆棘遍地。喻世道艰难。
成语出处:元·任昱《上小楼·隐居》:“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庐。”
成语意思: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为经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也形容人很有学问。
成语出处:宋 洪炎《西渡诗集 闻师川谏议至漳州作建除字诗十二韵迓之》:“满腹怀经纶,笔间含露雨。”
成语意思:矫时,矫正时俗。慢,傲慢。指对现实不满,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后汉书·弥衡传》:“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成语意思:形容富有才智,满腹经纶。
成语出处:《晋书 温峤传》:“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
成语意思: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成语意思:荆榛:带刺的丛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荆榛。形容遭遇变故后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也比喻处境困难,障碍重重。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卢文进传》:“文进在平州,率奚族劲骑,鸟击兽搏,倏来忽往,燕赵诸州,荆榛满目。”
成语意思:见“快心遂意”。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只图一时快心满志,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
成语意思:见“快心遂意”。
成语出处:《豆棚闲话·藩伯子散宅兴家》:“说到伤心之处,恨不在地下挖他做官的起来,像伍子胥把那楚平王鞭尸三百,才快心满意哩。”
成语意思: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成语出处:《宋书·武帝纪》:“遂乃三浮伪主,开涤五都,雕颜卉服之乡,龙荒朔漠之长,莫不回首朝阳,沐浴玄泽。”
成语意思: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成语意思:形容心地纯真,不虚伪做作。
成语出处:元·李伯瞻《殿前欢·省悟》曲:“闲愁心上消磨尽,烂熳天真,贤愚有几人?”
成语意思:形容心地纯真,不虚伪
成语出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九卷:“李太白着宫锦袍醉眠长安市上,纯是烂漫天真,千古岂容第二人装点此蕃举动。”
成语意思: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成语出处: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合作运动也还不能令人满意。”
成语意思:一肚子委曲、不满的情绪。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自己这一年来,牢骚满腹,一触即发。”
成语意思:谓荣显至极。
成语出处:《明史·邵经邦传》:“如徒加以非分之任,使之履盈蹈满,犯天人之怒,亦非璁等福也。”
成语意思:卮:励酒器。渗漏的酒器难于盛满。多比喻权利的外溢。
成语出处:《淮南子·氾论训》:“今夫溜水足以溢壶榼,而江河不能实漏卮。”
成语意思:谓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谩,通“漫”。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事疏》:“今谓皇上谩不经意,一切委之于臣,何其敢于厚诬皇上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