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庀:准备;具备。招集工匠;准备材料。
成语出处:唐 李方郁《修中岳庙记》:“岂可不成耶?遂鸠工庀材,四旬而就。”
成语意思: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成语意思:受到惊吓或寒冷在人的皮肤上出现的类似鸡皮上的小疙瘩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你这个令收起来罢,把我麻烦的一身鸡皮疙瘩了!”
成语意思:指肌肤细嫩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可怜这朝奉是花月丛中长大的,近年有了几茎胡子,主人才差他出来押船,娇皮嫩肉,何曾见过这样官刑。”
成语意思: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成语出处:唐 元稹《有酒》诗:“精卫衔芦塞海溢,枯鱼喷沫救池燔。筋疲力竭波更大,鳍焦甲裂身已干。”
成语意思:比喻立论精辟,析义详实
成语出处:清 钱谦益《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圣贤之微言大义,纲举目张,肌劈理解,权衡尺度,凿凿乎指定于胸中。”
成语意思:犹言筋疲力尽。
成语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安贫乐道法》:“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
成语意思: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已筋疲力尽,不能行动。”
成语意思: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劳累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道傍田家》诗:“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成语意思: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成语出处: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成语意思:谓精心构思,刻意雕琢文辞。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与王君书》:“独念近世以来,其以文章鸣世者,追逐时趋,日就衰坏,独足下镌脾琢肾,辞出于己,淘汰净尽。”
成语意思:汲引:从井里提水,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
成语出处:唐 骆宾王《上衮州刺史启》:“汲引忘疲,奖题不倦。”
成语意思: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成语出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十卷:“高宗皇帝开疆辟土,仁育义征,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
成语意思:旷世:当代所没有的。匹:相当。当代没有能比得上的。形容极为突出。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至夜,焚香坐伺,妇果携女至。态度娴婉,旷世无匹。”
成语意思:披露肝胆。比喻待人坦诚之至。
成语出处:唐·李远《蝉蜕赋》:“擘肌分理,有谢于昔时;露胆披肝,请从于今日。”
成语意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唐 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
成语意思:同“露胆披肝”。
成语出处:《梁书·王僧孺传》:“露胆披诚,何能以酬屡顾。”
成语意思:比喻自以为是了不起,听不得批评意见,一触即跳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成语意思:形容十分棘手的事情或危险的处境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成语意思: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成语出处: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