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①不顾一切地斗争。②用尽全部精力。
成语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但真遇到劲头儿上,狠抽他两鞭子,他肯拼死拼活地卖命。”
成语意思:市:买。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成语出处:《北齐书·杨愔传》:“然取士多以言貌,时致谤言,以为愔之用人,似贫士市瓜,取其大者。”
成语意思:亦作“品头论足”。①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②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众曰:‘此必阿宝也。’趋之,果宝也。审谛之,娟丽无双。少倾人益稠。女起遽去。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
成语意思: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众情颠倒,品头论足,纷纷如狂。”
成语意思:评、品:评论;区分高低优劣。原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后泛指发表评论;随意挑剔。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阿宝》:“女起遽去,众情颠倒,评头品足,纷纷如狂。”
成语意思: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成语意思:穷得连插锥子的地方都没有。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富者田连阡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成语意思:担:古代重量单位,1担=100市斤;石:容量单位:1石=10斗。家里穷得连一担的粮食也没有。形容没什么储备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叙四子稿》:“理本荒也,而剽窃二氏之皮肤,如贫无担石之人,指富家之囷,以夸示乡里也。”
成语意思:犹言贫无立锥。语本《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成语意思: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同“贫嘴贱舌”。
成语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成语意思:亦作“品竹调丝”。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一行行品竹调弦。”
成语意思:见“品竹调弦”。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柳耆卿]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品竹调丝,无所不通。”
成语意思:贫:唠叨令人厌烦;贫嘴:絮絮叨叨;使人厌烦;薄舌;不忠厚;老实。形容人爱说话;言语又尖酸刻薄;惹人生厌。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叵耐邻里有一班荡子弟,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孀,闲常时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成语意思:同“牝鸡司晨”。
成语出处:《新唐书·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传赞》:“反天之刚,挠阳之明,卒使牝咮鸣辰,胙移后家,可不哀哉!”
成语意思: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成语意思:同“贫嘴贱舌”。
成语出处:刘绍棠《蒲柳人家》:“打明天清早起,不许你再跟大姑娘小媳妇儿贫嘴滑舌。”
成语意思: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