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畅:尽情;叙:叙谈。尽情地叙谈倾诉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成语意思: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成语出处:明·邹善长《汇苑详注》卷十五:“县官甚不和,长官称雨,赞府道晴,终日如此不和也。”
成语意思: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成语意思: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龚参政书》:“端本清源,立经陈纪,使阴邪退听。”
成语意思:杜绝弊端,廓清来源。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烧毁匪船以断英船接济折》:“臣等仍多派妥干员弁,于各口加倍严查,终期杜弊清源。”
成语意思: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德行不足,声望低微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玄宗》:“大义不可易,显道不可诬,苟且因仍,无能改者,不容终隐于人心,而不幸发自德薄望轻之口。”
成语意思:指丧失全部家产。
成语出处:明 杨珽《龙膏记 脱难》:“尽他万千挜靶,乱国家使些奸诈,少不了荡产倾家,能几日状孤做大。”
成语意思: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集贤宾 逍遥乐》散曲:“我从来眼硬,不由人对景伤情一哭一个放声。”
成语意思:睹:看到。看到景物触发起伤感之情。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惊梦》:“今日杜丽娘有些饶幸也。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没兴而归。”
成语意思:砥砺:磨砺;清:清纯;节:节操。砥砺高尚的情操
成语出处: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虞文绣砥砺清节,耽学好古。”
成语意思: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比喻罄其所有、尽其所知。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成语意思:戴目:仰视的样子;倾耳:侧着耳朵细心倾听。认真听,抬头看。形容殷切期盼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耳听。”
成语意思:箪:盛饭的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清苦贫寒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自祭文》:“箪瓢屡罄,希谷瓢饮。”
成语意思: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成语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成语意思: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成语出处: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狱一般的宝和下处,充满着各种叫卖、喧嚣、女人诟骂、打情卖笑的声浪。”
成语意思:善于运用色彩的巧妙的手(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砂;后泛指绘画的颜色)。多指国画大师。
成语出处:唐 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成语意思: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用轻佻的语言、动作勾引挑逗。多指男女间调情。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齐巧这两天糖葫芦又没有去,王小四便打情骂俏起来。”
成语意思:①谓打是情,骂是趣。犹言打是亲,骂是爱。②犹打情骂俏。
成语出处:明·杨珽《龙膏记·砥节》:“驸马爷,打情骂趣,他肯骂你,是有口风了。”
成语意思: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成语出处:前蜀·杜光庭《都监将军周天醮词》:“伏念戴清履浊,寓世立身,事主奉亲,自家刑国,虽忠贞励节,勤瘁在公,而休祉难臻,愆违易集。”
成语意思:倾:危。扶助危倾,使其安定。指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
成语出处:汉·恒宽《盐铁论·备胡》:“古者明王讨暴卫弱,定倾扶危,使小国之君悦;讨暴定倾,则无罪之人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