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谓根据事实深究它的道理。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续春秋左氏传博议》:“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
成语意思:犹言进退无路。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
成语意思:黩武。滥用武力。
成语出处:《周书·韦孝宽传》:“且君辅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调阴阳,抚百姓,焉用极武穷兵,构怨连祸。”
成语意思: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成语意思:竭尽才智和思虑。
成语出处:清·侯方域《豫省试策四》:“圣人所极智穷思而以为无奇者,乃就十数肉食之人而询焉,采焉……则亦徒见其劳民伤财而已矣。”
成语意思:跫:脚踏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
成语出处:明·宋濂《贞节堂记》:“《柏舟》之诗,不作久矣,余于妇庄,宁不若闻空谷跫音乎!”
成语意思:琼:美玉。比喻作品风格明洁或构思新颖精巧
成语出处:明 杨慎《升庵诗话 孙器之评诗》:“刘梦得如镂冰雕琼,流光自照。”
成语意思:蹙:局促;穷:尽。力量局促穷尽而不得伸展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答人求文章书》:“率皆纵诞而不克,踯躅而不进,力蹙势穷,吞志而没。”
成语意思: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成语出处:《周书·王思政传》:“今力屈道穷,计无所出,唯当效死,以谢朝恩。”
成语意思: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成语意思:屈:穷尽。力量智谋都已用完。
成语出处:《纪闻·吴保安》:“吾今在厄,力屈计穷。”
成语意思:指雪花。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武松)正在雪里,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
成语意思:理:理亏;穷:尽。道理上被压服,事情已到了山穷水尽
成语出处:南朝·宋·何承天《奏劾博士顾雅等》:“既被摧摄,二三日甫输帖,虽理屈事穷,犹闻义耻服。”
成语意思:屈:竭,穷尽;穷:尽。力量和势力均已穷尽
成语出处: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亡家徇国,方寸不乱。力屈势穷,排空落翰。”
成语意思:阆:空旷,宽阔;琼:赤色玉。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阁。传说中的神仙住处。也指皇帝贵族的宫苑。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1回:“里面阆苑琼楼,奇花异草,奥妙非常。”
成语意思:被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
成语出处:明·许自昌《水浒传·义什》:“那人呵,好似笼中穷鸟,釜底枯鱼,顷刻成擒。”
成语意思: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成语出处:《吴越春秋 王僚伎公子光传》:“子胥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成语意思: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餐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
成语意思: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本处万山环列,易于哨聚,又值水旱频仍,民穷财尽,人心思乱。”
成语意思:犹终生,一辈子。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解蔽》:“以可知之人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