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成语意思: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辑略 总论为学之方》:“如暗室求物,把火来便照见;若只管去摸索,费尽心力,只是搜索不见。”
成语意思: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的眼睛。原指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后形容暗中以眉目传情;也泛指暗中示意;暗通信息;献眉讨好。
成语出处:宋 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明 冯梦龙《挂枝儿 私窥》:“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
成语意思:次:差一点。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来凑合
成语出处:曹靖华《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鸿沟’上没有‘桥梁’,只好‘绕道东京’了。”
成语意思:拜:叩拜,指下跪叩头,打躬作揖。向鬼神叩拜祈祷,求其保佑
成语出处:唐 王建《三台》诗:“扬州桥边小妇,长于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成语意思: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洁。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
成语出处:宋 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成语意思: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成语出处:《后汉书 袁绍传》:“臣不敢畏惮强御,避祸求福,与进(何进)合图,事无违异。”
成语意思: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7章:“他真是病急乱求医!”
成语意思: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成语出处:《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成语意思: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成语意思:古书名
成语出处:汉·孔安国《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
成语意思: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成语出处:明 康海《王兰卿》第三折:“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个身计。”
成语意思: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诗经 邶风 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郑玄笺:“我君子之行,不疾害,不求备于一人,其行何用为不善。”
成语意思:不知道当前是什么季节或局面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成语意思:擦过边缘的球。比喻刚刚满足条件的事物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成语意思:见“春华秋实”。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活·梦幻·永和银杏》:“杨州钞关官署东隅,有银杏树一株,其大数围,直干凌霄,春花秋实。”
成语意思:韭:韭菜;菘:一种阔叶蔬菜。泛指时新菜蔬
成语出处:《南齐书·周颙传》:“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成语意思: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成语出处:《晋书 周顗传》:“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成语意思: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