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成语出处: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成语意思:别:另外;天地:风格或境界。另有一番新的境界,不是人间所有的
成语出处:唐·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成语意思:许:处所。不知道是哪里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
成语意思:婢:侍女;夫人:主妇。旧时指在文艺方面虽刻意模仿别人,但才力和作品的规模总赶不上。
成语出处: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羊欣)书如大家婢为夫人,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
成语意思:形容无耻到极点。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成语意思: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计,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同“百年树人”。
成语出处:粤剧《搜书院》第五幕第二场:“百载树人是我一生抱负。”
成语意思:拔:拉出;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成语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成语意思: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成语出处:晋 陶潜《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成语意思: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
成语意思:论:衡量;评定。以成功或失败为评价人物的标准。
成语出处:宋 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英雄之列。”
成语意思:惨:悲惨;凄惨;闻:听见。悲惨得不忍听下去。
成语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成语意思:惨:悲惨;言:讲,说。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成语意思:指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
成语出处:《通俗编》卷十三引《平陈录》:“张贵妃权宠,沈后经半年不得御。陈主当御沈后处,暂入即还,谓后曰:‘何不见留?’赠以诗曰:‘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
成语意思:指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
成语出处:《警世恒言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先生道:‘若要奉承人,卦就不准了;若说实话,又惹人怪。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成语意思: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成语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2卷:“中多女郎,簪山花,浣衣溪口,坐溪石上。与语,了无惊猜,亦不作态,楚楚可人。”
成语意思:仓卒:匆忙。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成语出处: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四卷:“有仓卒客,无仓卒主人。”
成语意思:方:始;人上人:指才能出众的人。吃得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别人敬重的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这才合了俗语说的一句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成语意思:此:这;孰:哪个;容:容忍。如果这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
成语出处:《南齐书·张敬儿传》:“履霜于开运之辰,坚冰于嗣业之世,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成语意思:这个如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成语出处:《晋书 解系传》:“[司马伦]怒曰:‘我于水中见蟹且恶之,况此人(解系)兄弟轻我邪!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成语意思: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