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成语出处:《礼记·檀公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成语意思:麒麟和凤凰,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成语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祝寿》:“未须期东海南山,愿早赐祥麟瑞凤。”
成语意思:蓄:积聚。积蓄锐气,蓄养威力
成语出处:《周书·韦孝宽传》:“今若更存遵养,且复相时,臣谓宜还崇邻好,申其盟约,安人和众,通商惠工,蓄锐养威,观衅而动。”
成语意思:旧时认为天上彩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故称祥云瑞气。亦作“祥云瑞彩”。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紫微宫》第四折:“您看这祥云瑞气,晓日和风,端的是太平佳兆也呵。”
成语意思:祥:吉祥。形容吉祥高照,运气好,有福兆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鱼篮记》第四折:“你看俺佛门现万道金光,满天现祥云瑞彩也。”
成语意思:见“养威蓄锐”。
成语出处:《清史稿·洪承畴传》:“我军亦得养锐蓄威,居中制外。”
成语意思:缨緌: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带帽子的人,指社会上层人士
成语出处: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
成语意思:培植威力,积蓄锐气。
成语出处:唐·于公异《李晟收复西京露布》:“养威蓄锐,真殄元凶。”
成语意思: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知其龃龉而难入。”
成语意思:稚齿:年少;婑媠:美好的样子。指年轻的美女。
成语出处:《列子·杨朱》:“穆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
成语意思:执:拿着;锐:锐利,锋利,指兵器;坚:指铠甲,古代军人护身的战衣。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成语出处:明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举鼎拔山力,独占东吴数百城。”
成语意思: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吾何畏彼哉,公等休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成语意思:凿:榫卯;枘:榫头。榫眼是圆的,榫头却是方的。比喻双方龃龉不合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成语意思: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积蓄力量。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成语意思:瑞:吉利的。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成语出处:曲波《桥隆飙》十九:“俗语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成语意思: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锐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