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
成语意思: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家虽不宽余,也还可以勉强温饱,都因我无端的官兴发作,几乎弄得家破人亡;还仗天祖之灵,才幸而作了个‘失马塞翁’。”
成语意思:见“塞北江南”。
成语出处:叶圣陶《坝上一天》:“我们这一回参观访问,常常听见‘塞上江南’的说法,常常看见‘塞上江南’的字样。”
成语意思: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成语出处:清·李渔《比目鱼·耳热》:“精神乏,安心要把驴儿跨,又谁知塞翁得马,塞翁得马。”
成语意思: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成语意思:赛:超过。比雪冷,比霜寒。比喻表情冷漠严峻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姑娘因作了那等一个梦,这一提起儿,又把那斩钢截铁的心肠,赛雪欺霜的面孔给提回来,重答了紧板了。”
成语意思:形容彼此紧挨着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外头守着鼻子摸着腮的都是人,我守的这点去处连足也摸不过来,……支了他那里去?”
成语意思:形容人非常多。
成语出处:《南齐书 虞玩之传》:“又生不长发,便谓为道人,填街溢巷,是处皆然。”
成语意思: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迭背,闹闹穰穰,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
成语意思:形容女子粉红色的面颊。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1回:“桃腮粉脸,描两道细细春山。”
成语意思: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成语出处:朱自清《阿河》:“我再到韦君别墅的时候,水是绿绿的,桃腮柳眼,着意引人。”
成语意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生得桃腮杏脸,星眼蛾眉。”
成语意思: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成语出处:《汉书 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成语意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
成语意思:塞:堵塞不通。聋:耳朵的听觉失灵。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成语出处: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成语意思:见“杏脸桃腮”。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西江月·赋丹桂》词:“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成语意思:形容女子白里透红的秀丽的容颜
成语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八卷:“柳眉星眼,杏腮桃颊,口儿小,脚儿弓,扮得蔚贴。”
成语意思:鳃鳃:恐惧的样子。形容过于忧虑和恐惧的样子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故虽地广兵强,鳃鳃常恐天下之一合而共轧己也。”
成语意思:见“撧耳挠腮”。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三折:“我撧耳揉腮,有口难开。”
成语意思: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