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编桑枝为门,立蓬条为枢。形容家境贫穷。
成语出处:明·梁辰鱼《浣纱记·遣求》:“假如原宪是个善士,桑户蓬枢,颜渊是一个好人,箪食瓢饮。”
成语意思: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内则》:“吉者宿齐,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成语意思: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成语出处:元 刘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发,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成语意思:原义为失去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成语出处: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
成语意思:形容极度恐慌。
成语出处: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他那四方脸、紫红脸膛、宽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得那一群脱离了大队的英国皇家军失魂丧胆。”
成语意思:丧:丧失;消:失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1回:“今日路当险处,遇此劲敌,那残兵又都是个伤弓之鸟,谁人不丧胆消魂!”
成语意思:丧、销:失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暗自凝睛,不由我不丧胆销魂忽地惊。”
成语意思: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古指淫风。后也指男女幽会。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子亦亟聚会,声色生焉。”
成语意思: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成语意思:失去主人家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的人。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7回:“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成语意思:失去靠山,无家可归者或丧失了主子、惶张惊恐,无处投奔者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成语意思: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
成语出处:明·杨循吉《蓬轩吴记》上卷:“其集多桑间之咏,不足传也。”
成语意思:指男女之间的约会。
成语出处:清·唐仲冕《介如居士遗事》:“美人者某指挥使女也,慕伯虎才名,暗以手书订桑间之约,期以八月十五试毕赴之。”
成语意思:指淫靡的音乐。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音初》:“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
成语意思:丧:丧失;伦:人伦;行:品行。丧失了人伦,败坏了品行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此亦系理数应然;只因你前生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
成语意思:象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势可见。”
成语意思:指专管死丧哭泣的凶神,比喻给人带来晦气的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山上有个强人,平生只好杀人,世人把他比做丧门神,姓鲍名旭。”
成语意思: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本《汉书 酷吏传 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成语出处:语出《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成语意思:爱争吵的人。比喻带来灾祸或者晦气的人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犯着这位丧门星,事情可就大大的不妥了,我先去碰碰看罢!”
成语意思: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