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拼音shan的成语

  • 表里山河

    biǎo lǐ shān hé

    成语意思: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跋履山川

    bá lǚ shān chuān

    成语意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成语出处:《左传 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之侯。”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避溺山隅

    bì nì shān yú

    成语意思: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成语出处:汉 司马相如《美人赋》:“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白恰青衫

    bái qià qīng shān

    成语意思:白恰:尖顶无檐的白布帽;青衫:青色袍衫。指没有取得功名的士人

    成语出处:宋·谢翱《送袁太初归剡原》:“风帆送客到夷州,白恰青衫谈不朽。”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褒善贬恶

    bāo shàn biǎn è

    成语意思: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成语出处: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不衫不履

    bù shān bù lǚ

    成语意思:衫:上衣;履:鞋子。不着上衣;不穿鞋子;衣着不整齐。引申指居住条件或饮食设备简陋。也比喻洒脱;疏放;毫无拘束之态。多指人的举止或诗文、字画的风格。

    成语出处: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拔山超海

    bá shān chāo hǎi

    成语意思: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

    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顾指则风云总至,回眸而山岳削平,虽复旗鼓所临,有征无战。”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拔山盖世

    bá shān gài shì

    成语意思: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拔山扛鼎

    bá shān gāng dǐng

    成语意思:拔:拔起来。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

    成语出处: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巴山度岭

    bā shān dù lǐng

    成语意思:指爬山越岭。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只见解珍、解宝便道:‘我兄弟两个,原是猎户出身,巴山度岭得惯。’”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拔山举鼎

    bá shān jǔ dǐng

    成语意思: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成语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拔树撼山

    bá shù hàn shān

    成语意思: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哪吒三变》第四折:“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天摧地塌,拔树撼山。”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不识庐山真面目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语意思: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成语出处: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宝山空回

    bǎo shān kōng huí

    成语意思:宝山:蕴藏、聚积宝物的山。进入宝山却空着手归来。比喻置身学府却一无所获。

    成语出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背山起楼

    bèi shān qǐ lóu

    成语意思: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成语出处:唐 李商隐《杂纂》上卷:“杀风景:花下晒裈,背山起楼。”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冰山难靠

    bīng shān nán kào

    成语意思: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成语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成语意思: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成语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跋山涉川

    bá shān shè chuān

    成语意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成语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跋涉山川

    bá shè shān chuān

    成语意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成语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必使而君弃而封守,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不识泰山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意思: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