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犹言对天发誓。
成语出处:《金瓶梅词话》第八二回:“于是急的经济赌神发咒,继之以哭。”
成语意思: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成语意思: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就典身卖命,也酬谢师恩。”
成语意思:犹言砥节砺行。
成语出处:《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成语意思:断:判断。形容判断事情非常准确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回:“因此人人皆知包公断事如神,各处传扬。”
成语意思: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宋明帝《下庐江王玮诏》:“公若德深望重,宜膺大统;朕初平暴乱,岂敢当壁!”
成语意思:同“独善其身”。
成语出处: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这高天厚地之中发誓宣明:我只能离群索居,独善吾身!”
成语意思:同“独善其身”。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成语意思:犹言避世隐居。
成语出处: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
成语意思:等:等同。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成语出处:柳亚子《呈符老宇澄一首》:“等身著作推君健,旷世才名愧我虚。”
成语意思: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成语意思:动:感动;泣:低声哭。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成语出处: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成语意思:杜:杜绝,断绝;慎:谨慎。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成语出处:《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
成语意思:同“雕肝琢肾”。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六朝》:“诗文不朽大业,学者雕心刻肾,穷昼极夜,犹惧弗窥奥妙。”
成语意思: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成语意思:深:指由内到外的距离大。房屋众多,庭院深广。多指富贵人家的住宅
成语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大院深宅,闲杂人赶离门外。”
成语意思: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这又是谁的耳报神这幺快。”
成语意思: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京剧《白蛇传》第16场:“素贞与许郎恩深爱重……望求老禅师放他出来,夫妻重聚。”
成语意思: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海誓山盟,各无他志。真个恩深似海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
成语意思:驰:废弛。因恩情深厚关系密切而不执行法纪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恩深法驰,背道寒盟,瘏口罔闻,剖心难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