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夺:侵占,耽误。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密传》:“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
成语意思:务:事物;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设或不达时务,则报与田牛儿,回去告官,教他性命也自难保。”
成语意思:指感谢有权势的人的推荐提拔。
成语出处:《北史 王晞传》:“受爵天朝,拜恩私室,自古以为干纪。”
成语意思: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
成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成语意思: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成语出处: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成语意思: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成语出处:语出《论语 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成语意思: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住下高堂清舍,烧香吃茶。”
成语意思: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蚕:养蚕。不种田却有饭吃,不养蚕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成语意思:比喻帮坏人作坏事。同“帮虎吃食”。
成语出处: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这个万瞎子……专给保长溜须拍马,对穷人却是敲诈勒索,最能帮狗吃食。”
成语意思:秉持公正之心做事,公事公办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成语意思:封闭关口,不与外界通商。
成语出处:清 林则徐《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即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左手交银,右手交人,若三日没有来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成语意思: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成语出处:詧盦《学界风潮记 天津商学界之活动》:“同时传来上海有罢市之说,以致杯弓市虎,危机伺伏,人心恐惶,险状万分。”
成语意思:补过:弥补过失;饰非:文饰过错。指掩饰过错
成语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6卷:“文士笔墨,为人补过饰非,往往如是。”
成语意思: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成语出处:《汉书 汲黯传》:“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成语意思:对世事怀有丧失信心消极的看法
成语出处: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我们决不悲观失望,我们是乐观的。”
成语意思: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成语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先着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在文庙行香的时节,出力讲了一讲。”
成语意思:厌世:厌弃人世。指对生活失去信心;精神颓丧;厌弃人世。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们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被称为‘暴露文学’,还有简直是专门宣传悲观厌世的。”
成语意思: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成语出处:《书 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