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为。
成语出处:《南史·孔琇之传》:“有小儿,年十岁,偷刈邻家稻一束,琇之付狱案罪,或谏之,琇之曰:‘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
成语意思:一点儿也没有得到
成语出处:方志敏《清贫》:“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呵!”
成语意思: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成语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成语意思:涵泳:深入体会。深入探索体味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性理》:“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索,久之当自有见。”
成语意思:见“擿埴索涂”。
成语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姐续集·支诺皋上》:“方之蒙袂辑履,有愤于黔娄,擿植索涂,见称于扬子,差不同耳。”
成语意思: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成语意思:精诚:至诚,真心诚意;加:施及;亏:毁坏。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属和石头毁坏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感虚》:“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成语意思:精诚:至诚,真心诚意;加:施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属和石头毁坏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成语意思: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锁:用铁环连接而成的刑具。比喻儿女既是父母的宝贝,又是负担和包袱。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二折:“到来日只少个殃人祸,儿女是金枷玉锁。”
成语意思:尽:全部用出;长:特长,擅长。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
成语出处:《北史·齐本纪上》:“每山园游宴,必见招携;执射赋诗,各尽其所长,以为娱适。”
成语意思:能:能力。把所有本事都用上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别人有困难时,设法给予帮助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要讲急人之急,正该或多或少叫家人立刻拿出银子来,当面给了他,打发他走,何等爽快!”
成语意思:见“见所未见”。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渊骞》:“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
成语意思:欲:想要,希望;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成语出处: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成语意思:节:节减;缩:紧缩。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
成语出处:宋·朱熹《刘氏墨庄记》:“节食缩衣,悉力营聚。”
成语意思:见到从来未见到的。形容所见者颇为新奇。
成语出处:汉 扬雄《法言 渊骞》:“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
成语意思:见“进退无所”。
成语出处:清·唐才常《辨惑》:“然则漠视君民,孤身遁世,进退失所,首鼠两旁,其与存者几何?”
成语意思: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明·孔迩《云蕉馆纪谈》:“妇怀孕十月已足,适至万山之门首而产,时将夜半矣,进退无所,不得已就于门下,以手扳门环生一女子。”
成语意思:犹言计无所出。
成语出处:《梁书·王僧辩传》:“子仙等困蹙,计无所之,乞输郢城,身还就景。”
成语意思:计:计策;施:施展。再也没有可施展的计谋了。
成语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因为田承嗣所縻,曾因讨叛,飞矢中肩。左右与之拔箭,而镞留于骨……曹进痛楚,计无所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