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谈得很融洽。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
成语意思:抵足:指同床安睡。谓抵足而眠,彻夜长谈。形容亲切深厚的情谊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8回:“此荒港又不知离城多远……不如竟在弟船过夜,抵足谈心。”
成语意思:兵:军事。拍手畅谈军事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回:“挥毫作赋,则颉颃相如;抵掌谈兵,则伯仲诸葛。”
成语意思: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成语出处: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
成语意思: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成语出处:晋 王隐《晋书 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
成语意思: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
成语意思:髀:股部,大腿。抚摩大腿,发出长长的叹息。指久处安逸而无所作为发出的慨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不觉抚髀长叹道:‘事皆前定,……安能久于人世乎!’”
成语意思: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成语出处:茅盾《动摇》:“胡国光远远地看见王荣昌站在一家小杂货铺前和一个人附耳密谈。”
成语意思: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成语出处: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也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把《青春之歌》重读一遍然后执笔,故而只能泛泛而谈,不能引证原文作具体的分析。”
成语意思:肺腑:内心。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我东人曾说,倘得见面,命我……替他竭诚拜谢,还有许多肺腑之谈。”
成语意思:一般化地泛泛地谈谈(泛泛:浮浅不深入)。指讲话或写文章不深刻。
成语出处:孙犁《澹定集·辟栏说明》:“一切泛泛之谈,故弄玄虚,自我吹嘘之作,虽名家不收。”
成语意思: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成语出处:宋·陆游《焚黄》:“早岁已形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成语意思: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成语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成语意思: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成语出处:《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足下鹰扬其体,凤叹虎视,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李善注:“凤以喻文也,虎以喻武也。叹犹歌也。取美壮之意。”
成语意思:叹一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前日之事,我也不计较长短,付之一叹罢了。”
成语意思: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举动言论气慨不凡。
成语出处:汉 张衡《应间》:“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
成语意思: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
成语出处:晋·袁宏《后汉记》第四卷:“尝疾俗儒高谈弘论,不切时务。”
成语意思: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高谈大论,略无忌惮。”
成语意思:谭:同“谈”。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实的言谈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赵勤传》:“到叶见霸,不问县事,但高谭清论,以激励之。”
成语意思:剧:剧烈。高妙空洞而激烈的议论
成语出处:宋·沈瀛《念奴娇》词:“尔汝忘形,高谈剧论,莫遣人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