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同“冯唐易老”。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以孝文之明也,本朝之治,百寮之贤,而贾谊见逐,张释之十年不见省用,冯唐白首,屈于郎署,岂不惜哉!”
成语意思: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成语出处: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成语意思: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同“冯唐易老”。
成语出处:唐 王维《重酬苑郎中》诗:“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成语意思: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说不去?”
成语意思: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小人受侯爷大恩,别说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
成语意思: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成语意思:《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后以“负薪构堂”指继承先人德业。
成语出处:《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
成语意思: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塞责了事。
成语出处:《文明小史》第十一回:“抄上几十联,也可以敷衍搪塞。”
成语意思: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成语出处:《汉书·苏武传》:“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成语意思:落在后面或错过时机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6章:“中国的这类政策常常说变就变,往往一夜之间赶不上趟,就把人的命运改变了。”
成语意思:比喻用好话恭维与迷惑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连日统领见了他,着实灌米汤;他亦顺水推船,一天到晚,制造了无数的高帽子给统领戴。”
成语意思:蜩螗:蝉鸣扰人。形容国家处于纷乱不堪的状态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是现在国事蜩螗,人心震动,外交失败,内政不修,正是岌岌可危的时候。”
成语意思:见“高楼大厦”。
成语出处: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师父,此处索是幽静,弟子不恋高堂大厦。”
成语意思:滚:液体沸腾;汤:开水。沸水倒在冰雪上,雪很快就溶化。形容极为容易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124回:“这一场大战,只杀得天翻地覆,滚汤泼雪,转眼间尸横满地,血水直流。”
成语意思:滚:液体沸腾;汤:开水。沸水倒在冰雪上,雪很快就溶化。形容极为容易,必然成功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0回:“那一肚皮家里怀来的恶意,如滚汤浇雪一般……心中把那恼怒都又变了可怜。”
成语意思: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对官吏的爱戴。同“甘棠之爱”。
成语出处:汉 杨雄《甘泉赋》:“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
成语意思: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对官吏的爱戴。
成语出处:《诗经 召南 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成语意思: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成语出处:唐 刘禹锡《答衢州徐使君》诗:“闻道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成语意思:荟萃:草木繁茂,引申为杰出人物或精美东西的聚集;一堂:指在一个厅堂里。形容难逢的盛会。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