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项:颈的后部。形容畏缩不敢出斗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着那俊才郎倒戈甲,抱头缩项。”
成语意思:摆动头尾,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
成语出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卷:“只见麒麟迅速,狮子峥嵘,摆尾摇头,山林迎接。”
成语意思:辖,车轴两端的键。指殷勤留客饮酒。
成语出处:《汉书 陈遵传》:“遵耆酒,每天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成语意思:指不干正事的人改邪归正比金子还可贵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败子回头便作家!’你如今莫去花柳游荡,收心守分。”
成语意思: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成语意思: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成语意思: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成语出处:程树榛《钢铁巨人》:“俗语说,船到桥头自会直,那就到哪会说哪会话吧!”
成语意思: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成语意思:出:显露。表现自己,自鸣得意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
成语出处:宋·沈辽《云巢编》:“壮心欲驰步辄跚,试出锋头官已瘝。”
成语意思:出:显露。表现自己,自鸣得意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
成语出处:鲁迅《坟·论睁了眼看》:“近来有人以为新诗人的做诗发表,是在出风头。”
成语意思:齿缺发秃。指老态。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宿柴城》诗:“卧埋尘叶走烟,齿豁头童不计年。”
成语意思: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
成语出处: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这可不能冲昏头脑,任着性子,借题发挥呵!”
成语意思:不中听的话先说出来以免发生矛盾
成语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3章:“丑话说在前头,这件事谁的嘴里缺把门的,说了出去,后果只能自负。”
成语意思:乘机挑拨离间。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九议之一》:“然而特怵于天下之士不乐于吾之说,故切切然议之,遂使小人乘间投隙,持一偏可喜之论以媒己私利。”
成语意思:比喻刚刚显示出能力或才干
成语出处:周得京《花城洛阳赏牡丹》:“相传洛阳牡丹在隋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到唐朝初露头角。”
成语意思:比喻又残暴,又贪婪
成语出处: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成语意思:见“从头至尾”。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
成语意思:指尘沙尘土高高扬起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山后尘头大起,必有伏兵。”
成语意思:彻:通;透。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完完全全。
成语出处:宋 朱熹《答程正思书》:“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
成语意思:自始至终
成语出处:宋 朱熹《答吕伯恭》:“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