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拼音tu的成语

  • 徙薪曲突

    xǐ xīn qǔ tū

    成语意思:搬开灶旁柴禾,将直的烟囱改成弯的。本谓预防火灾。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汉书·霍光传》:“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吸新吐故

    xī xīn tǔ gù

    成语意思:吸进新气,吐出浊气。

    成语出处:汉·王吉《谏昌邑王疏》:“吸新吐故以练臧,专意积精以适神,于以养生,岂不长哉!”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安土重居

    ān tǔ zhòng jū

    成语意思: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成语出处:《后汉书 杨终传》:“传曰:‘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安土重迁

    ān tǔ zhòng qiān

    成语意思:安:习惯于;满意于;重:重视;不轻易。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安土重旧

    ān tǔ zhòng jiù

    成语意思: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成语出处:《后汉书 南蛮传》:“[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按图索骏

    àn tú suǒ jùn

    成语意思:指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参

    成语出处:语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成语标签: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安土乐业

    ān tǔ lè yè

    成语意思: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成语出处:汉扬雄《连珠》:“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凹凸不平

    āo tū bù píng

    成语意思: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成语出处: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道路是凹凸不平的,柴屑粪渣,零零散散地散布在路上。”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当代成语
  • 不此之图

    bù cǐ zhī tú

    成语意思:此:这个;图:图谋,计划。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不逞之徒

    bù chěng zhī tú

    成语意思: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不服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成语意思: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成语出处: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不伏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成语意思:水土:指一地的饮水、气候、环境等。不能适应某地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成语出处: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远乡羁旅,疾役杀伤。”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不法之徒

    bù fǎ zhī tú

    成语意思: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1回:“而今我国大清,焉有这样不法之徒?”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不轨之徒

    bù guǐ zhī tú

    成语意思: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成语出处:《晋书·刘颂传》:“虽有所犯,轻重甚殊,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众听,因名可乱,假力取直,故清议益伤也。”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半截入土

    bàn jié rù tǔ

    成语意思: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成语出处: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bīng lái jiàng yíng shuǐ lái tǔ yàn

    成语意思: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成语出处: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成语标签: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bīng lái jiàng dí,shuǐ lái tǔ yàn

    成语意思:敌:对抗;堰:拦河坝。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云台门》第一折:“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兄弟也,你领兵就随着我来,不可延迟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 lái tǔ yǎn

    成语意思: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8回:“西门庆道:‘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跋涉长途

    bá shè cháng tú

    成语意思:跋涉:登山涉水。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走长路的艰辛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2回:“救我等于虎口之中,又不惮跋涉长途,送我们至万国通商文明之地。”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近代成语
  • 博硕肥腯

    bó shuò féi tú

    成语意思: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

    成语标签: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