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亦作“借水行舟”。谓趁势行事。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狱官借水推船,权把吴清收监,候病痊再审,二赵取保在外。”
成语意思:前进、后退、生存、死亡。泛指各种好的与坏的处境。
成语出处:《周易 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成语意思:见“进退触籓”。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44回:“进退触篱,实维难处。”
成语意思:触:碰撞;藩:屏障,篱笆。前进后退都碰到障碍。形容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成语意思:指仕途的升迁和降职,出仕和退隐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
成语意思:犹言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成语意思: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成语出处:唐·李靖《李卫公兵法·将务兵谋》:“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
成语意思:犹言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甘受些饥寒苦楚,怎当的进退迍邅。”
成语意思:见“进退中绳”。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
成语意思:犹言进退无路。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
成语意思: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成语出处: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成语意思: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张鷟》:“首鼠之士,进退两端。”
成语意思:跋:踩,踏。比喻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成语意思: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超传》:“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成语意思: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成语出处:《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进退可否,黜陟幽明。”
成语意思:见“进退有度”。
成语出处:《孝经·圣治》:“‘君子’容止可观,进退可度。”
成语意思:见“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明·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可怪进退双难,羝羊触藩偏困。”
成语意思:同“进退无据”。
成语出处: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七章:“万一赵季和与之勾结,使其乘我之瑕,蹈我之隙,则我四面皆敌,进退失踞。”
成语意思:据:依据;凭借。前进、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安身;亦指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宋 陈亮《谢安比王导》:“温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故气不足以决之,而进退失据。”
成语意思:见“进退无措”。
成语出处: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昔之照壁后,訾相人物,指摘仪度,见其或被上官诋诃,进退失措者,莫不群笑,声闻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