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枢:门上的转轴;瓮牖:简陋的窗户。用桑树做门轴,用瓦罐做窗户,比喻贫苦之家。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蓬户不完,桑以为枢机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
成语意思:绳枢:用绳子系门,来代替转轴。形容住房条件十分简陋。多指贫穷人家。亦作“瓮牖绳枢”。
成语出处:《魏书·逸士传·李谧》:“绳枢瓮牖之室,华门圭窦之堂,尚不然矣。”
成语意思: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成语出处:清·李渔《比目鱼·耳热》:“精神乏,安心要把驴儿跨,又谁知塞翁得马,塞翁得马。”
成语意思:同“骚人墨客”。
成语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元和至今,骚翁墨客,代不乏人。”
成语意思: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成语意思:原指酒已喝尽。比喻钱已用完。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那时已弄得瓮尽杯干,只得收了心,在家读书。”
成语意思: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
成语意思: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早听见门里看家的狗,瓮声瓮气如恶豹一般顿着链子咬起来。”
成语意思:自瓮窥天,以瓢测海。喻识见短浅。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稍为是正,瓮天蠡海,亡当大方。”
成语意思:瓮天:坐在瓮中观天,见天不大。比喻短浅的见识。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再次韵奉答子由》诗:“似逢海若谈秋水,始觉醯鸡守瓮天。”
成语意思:牖:窗子;枢:门的转轴。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成语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上:“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成语意思:见“瓮牖绳枢”。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我可使望兰堂画阁,划地着我瓮牖桑枢。”
成语意思: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在船头之上。”
成语意思:醯鸡:酒瓮里生的一种小虫子。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演雅》诗:“老蚌胎中珠是贼,醯鸡瓮里天儿大。”
成语意思: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出处:《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成语意思: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出处: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三回:“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看他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迟呢?”
成语意思:犹言渔人之利。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成语意思:当家作主的人
成语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
成语意思:之:的;意:意趣。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后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比喻别有用心。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成语意思:之:的;意:意趣。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