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寻:找;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何:观察,隙:空子,机会。找别人缺点,看是否有空子可钻。指待机寻衅。
成语出处:汉·吾丘寿王《骠骑论功论》:“内用商鞅李斯之谋,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窥闲伺隙。”
成语意思:指先于别人行动,可以取得优势,迟于别人就会遭遇祸殃
成语出处:张恨水《啼笑姻缘》第13回:“得,就是这样办,这叫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成语意思: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
成语出处:《隋书 元胄传》:“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成语意思:心胸:思想,气量。气量非常小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非林冲要图此位。”
成语意思:膝:膝盖;虚:空。膝盖下还空着。指没有儿女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舜美身心按捺不下,急忙关闭房门,径往夜来相遇之处。”
成语意思:碍:妨碍。妨碍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成语意思: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成语意思:鞭笞:鞭打;天下:指全国。驱使全国人们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执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成语意思:不分高下,差不多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成语意思:包:承担全部任务,负责完成。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常指人逞强争胜。
成语出处:《求是》1996年第17期:“这类机构并不影响各个公司、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更不能包打天下。”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不管上级和下级或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搅在一块儿坐马车、看夜戏、游花园。”
成语意思: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成语出处:《书 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
成语意思: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咱如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他必然不妥。”
成语意思:补苴:补缀;弥缝;罅:孔隙。修补好裂缝和漏洞。原指弥补儒家学说的缺欠和不足。后泛指弥补文章、理论中的缺陷和漏洞。
成语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成语意思: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成语意思: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成语意思: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游侠传 陈遵》:“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