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同“蹈矩循规”。
成语出处:明·宋濂《佛慧圆明无边广照普利大禅师塔铭》:“七岁即就外傅,诸书经目辄成诵,出入蹈矩循彟,有若成人。”
成语意思:①《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②泛指经典之文。
成语出处:《书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成语意思:指到处张罗
成语出处:《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
成语意思:比喻很难得,不容易得到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要错过了,打着灯笼没处寻!”
成语意思:许多坏事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越来越坏。
成语出处:《新华文摘》1981年11期:“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成语意思: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旬:十天。二十天中只吃九顿饭。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
成语意思: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
成语意思:辅:辅助;弼:纠正。辅助国家的功绩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何夔传》:“以亲则君有辅弼之勋焉,以贤则君有醇固之茂焉。”
成语意思: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序:“守株待兔之举,视若不二法门,覆蕉寻鹿之徒,尊为无上妙品。”
成语意思: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成语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成语意思:攻:攻打,进攻;徇地:夺占土地。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等以困穷为寇,无攻城徇地之计。”
成语意思:苟且:只图目前,得过且过;因循:拖沓,疲沓。沿袭旧的,敷衍应付,得过且过,不求进取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让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愿陛下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明诏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
成语意思: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成语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上》:“苌少长藩国,内无过庭之训,外无师傅之道,血气方刚。”
成语意思:呵笔:吹热气解冻笔;寻诗:寻觅诗句。形容冬日苦吟
成语出处:唐·罗隐《雪》诗:“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成语意思:寻:连续不断而来。祸患战乱接连不断地发生
成语出处: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六章:“此所以祸乱相寻,江河日下,武人专横,政客捣乱,而无法收拾也。”
成语意思: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 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成语意思: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成语出处:清·吴梅《凤洞山》:“和衷共济祈公等戮力同心敌北兵,方能够汗马勋劳报圣明。”
成语意思:表示比得上,丝毫不差。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见“含血喷人”。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黄龙新禅师法嗣·崇觉空禅师》:“含血噀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蓦地唤回,打个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