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
成语出处:清 严复《按语》:“国之官事,晋用楚材,古今有之,而未闻监榷之政付之他国之吏者也。”
成语意思: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凭着俺人强马壮,将勇兵雄,觑刘玄德兵微将寡,一鼓而下,这一去必然平新野樊城。”
成语意思: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二折:“你道我将勇兵强有谁及,争奈待罪犯歇马在这云州地。”
成语意思:节:节制,减省;厚:宽厚。节约用度,充裕人民生活
成语出处: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参军中山张曼伯赞》:“谦谦曼伯,不逾规矩,节用厚生,保家之主。”
成语意思:同“决?溃痈”。比喻腐败之极。
成语出处:严复《救亡决论》:“况夫益之以保举,加之以捐班,决疣溃痈,靡知所届。”
成语意思:痈:疮;溃:破;疽:痈疽。疮痈破开了。比喻事情的症结得到解决
成语出处:《南齐书·柳世隆传》:“今乃举兵内侮,奸回外炽,斯实恶熟罪成之辰,决痈溃疽之日。”
成语意思: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成语出处:《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成语意思: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伤害阴阳,为国家忧,无承用诏书之意,靖言庸违,象龚滔天。”
成语意思: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成语意思:同“靖言庸违”。
成语出处:《尚书·尧典》:“静言庸违。”
成语意思: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口是行非。同“靖言庸回”。
成语出处:《左传 文公十八年》:“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杜预注:“靖,安也;庸,用也;回,邪也。”
成语意思:指逃散的士兵。
成语出处:李昌《回忆民先队》:“国民党部队的溃兵游勇,带枪到处抢劫肇事,很影响群众的抗日情绪。”
成语意思:作计划要宽裕一些,用起来节省一些。比喻作计划要留有余地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瞀打得宽裕一些,用起来节省一些。比喻作计划要留有余地。
成语出处:严明礼《我的母亲》:“出门在外,穷家富路,把这些钱带在身边,留给你宽打窄用。”
成语意思:《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口壅若川”喻禁舆论之害。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成语意思:见“量才录用”。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尔等果能悔悟来归,定然量材录用。”
成语意思:量:估量;衡量;录用:收录任用。根据不同的才能相应地安排适当的工作。
成语出处: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凡所擘划利害,不问何人,小则随事酬劳,大则量才录用。”
成语意思:指借助于所见所闻
成语出处:清 钱谦益《覆徐巨源书》:“流浪壮齿,记滥俗学,侵寻四十,赁耳佣目,乃稍知古学之由来。”
成语意思:碌碌:平庸的样子。指才能平庸无能之辈
成语出处:明·吾邱瑞《运甓记》:“遍观都下从事,皆碌碌庸流,琐琐凡辈。”
成语意思:碌碌:平庸的样子。指才能平庸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汝碌碌庸才,非经济之具,不可滥厕冠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