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雀跃:鸟雀跳跃。喜悦得像鸟雀跳跃似的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宋江闻报,把那忧国家,哭兄弟的病证,退了九分九厘,欣喜雀跃,同众将拔寨都起。”
成语意思:闭:躲避;羞:害臊。闭月形容貂禅,羞花形容杨玉环。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貌美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少不知愁》:“芳容鱼沉雁落,美貌月闭花羞;肌骨天然自好,不搽脂粉风流。”
成语意思:约:约定;期:约会。暗中私自相互约定。指男女私定终身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符金锭》第一折:“又不是月下星前,暗约偷期。”
成语意思:约:约定;期:约会。暗中私自相互约定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云窗梦》第三折:“则为我暗约私期,致令得离乡背井。”
成语意思: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成语意思:彪炳:照耀。形容伟大的业绩照耀千秋万代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那史册彪炳日月的事业,全是这两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泪做出来。”
成语意思:捕:捉拿,捉取。形容事物虚无飘渺,没有根据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2回:“响马得财漏网,瘟太守面糊盆,不知苦辣,倒着落在我身上,要捕风弄月,教我哪里去追寻。”
成语意思: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成语出处:晋 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成语意思: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成语出处:汉 蔡邕《巴郡太守谢版》:“知纳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今月丁丑,一章自闻,乞头冗抱关执籥,不意录符很青,授任千里。”
成语意思: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洁。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
成语出处:宋 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成语意思:逾:超过。不能超过或不能越过。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年》:“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
成语意思: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成语出处:宋·苏辙《六国论》:“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成语意思: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成语出处:《尚书 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成语意思:秉:执持;旄:古代军旗;钺:掌权的兵器。比喻掌握军事大权
成语出处:《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成语意思:即婚约。
成语出处:清 李渔《蜃中楼 双订》:“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百年之约,不知可肯俯从。”
成语意思:指不计日月,没有期限。
成语出处:《诗经 王风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郑玄注:“行役反无日月。”
成语意思:勃然:突然;悦:喜悦,高兴。形容突然变脸不高兴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慎子勃然不悦曰:‘必则滑厘所不识也。’”
成语意思:巴:攀援。攀山过岭。形容善于登山行走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人似巴山越岭彪,马跨翻江混海虬。”
成语意思: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能用火攻,可谓‘霸王风月’了。”
成语意思: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