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成语出处:《晋书 苻坚载记上》:“成败之机,在斯一举。
成语意思:不中听的话先说出来以免发生矛盾
成语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3章:“丑话说在前头,这件事谁的嘴里缺把门的,说了出去,后果只能自负。”
成语意思:疆:边疆;质:同“贽”,古代初次见面的礼物。指带着见面礼到国外去。比喻出卖民族利益,投靠外国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成语意思: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
成语出处: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
成语意思: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
成语出处: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成语意思: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成语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九卷:“谚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虽浅,然实切至之论,千万勉之。”
成语意思:心中早已经算计好了如何应付的办法。
成语出处:宋·孔平仲《续世说·巧艺》:“李存进欲造浮桥,军吏曰:‘河桥须竹索……今无竹石,窃虑难成。’存进曰:‘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
成语意思:寸铁:很短的兵器。手里拿着一件短小的兵器。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自幼学成十八般武艺,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
成语意思:缨:绳子。手里拿着长绳准备去俘获敌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阙下。”
成语意思:载:装载。用车装;用斗量。形容事物、人才很多;也作“斗量车载”。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三国 吴 韦昭《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成语意思:形容数量很多。
成语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啊呀!’瞎眼舅爷大吃一惊,‘你小子打发出这号话?你娘母子的票子,车载船装哩?’”
成语意思: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成语意思: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成语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成语意思:指做没有风险与责任的事,安闲享福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那赵聪原是个极贪安宴,十日九不在书房里的,做先生倒落得吃自在饭,得了重资,省了气力。”
成语意思: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
成语出处:《易经·大有》:“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成语意思:福:幸福;再:第二次。大福不会再次来临。指幸运的事情不可期望再来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大福不再,祗取辱焉。”
成语意思:举:行动。等待时机然后再行动
成语出处:穆欣《南线巡回·粤桂大围歼战》:“他曾妄想……保住残部待机再举。”
成语意思: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成语意思:《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后以“得马生灾”谓因福而得祸。
成语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成语意思:所:处所;哉;语气词。得到了合适的地方。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