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
成语出处:元 姚燧《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吾不得以时丧先公,既抱恨于终天,今复弃养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成语意思: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成语意思: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成语出处: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沈旧人,胜朝遗耈,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成语意思: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成语出处: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沉旧人,胜朝遗耈,比肩迭踵,同掌丝纶。”
成语意思: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成语出处:《后汉书 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成语意思: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清 戴名世《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
成语意思: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成语意思: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韩非子 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随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绝于中。”
成语意思: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新唐书 韦嗣立传》:“今之取人,未试而遽迁,务进徼幸,比肩系踵。”
成语意思:终日:从早到晚;整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成语意思:鼻子发青,额头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成语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只有十多岁的娃娃们不知利害,不肯就范,但愿经过几回鼻青额肿的教训后,才不再作超越父母社会级别的轻举妄为。”
成语意思: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成语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
成语意思: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的
成语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众人齐上,把一个德行之儒做下了个胯下之客,打得鼻青眼肿。”
成语意思: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成语出处:《庄子 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 修务训》:“昔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百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见老聃。”
成语意思: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成语出处:《尸子 止楚师》:“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
成语意思: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成语意思: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成语出处:《宋史 胡铨传》:“孙近傅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
成语意思: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成语出处: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成语意思: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也不思考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成语意思: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