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
作者:
千佛篇第五之四
成道部第十二(此别十部)
述意部乞食部学定部苦行部食糜部草座部降魔部成道部天赞部神变部
述意部第一盖闻。大圣应期有感昭著。荫覆十方。化周三界。是四生之导首。六趣之舟航。至如兜率上生。阎浮现灭。冠日处胎殒星晦迹。林微尼园。启四八之瑞。毕利叉树。放十种之光。鉴彼四门捐兹五欲。舍严城而独往。依道树而超登。合四钵于连河。度五邻于鹿苑。荡爱着于绵区。湔尘冥于曩劫。慧日既开光清八狱。
玄功阐化慈照四生。敷演一音各随类解。像教攸兴其来久矣。
乞食部第二如四分律云。尔时菩萨渐渐游行。从摩竭国界往至婆罗阅城。于彼止宿。明旦入城乞食。颜貌端正屈伸俯仰。行步庠序视前直进。不左右顾眄。着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时摩竭王在高楼上。诸臣前后围绕。遥见菩萨入城乞食行步庠序。
即向诸臣以偈赞之。王即遣信问。比丘欲何所诣。菩萨答之。山名斑荼婆。当于彼止宿。使人速还返白王如是事。王闻彼使言。即严好象乘。众人共寻从即往礼菩萨。时王语太子言。今可于此住。我举国一切所有及脱此宝冠。相与可居王位治化。我当为臣。时菩萨报言。我舍转轮王出家学道。岂可于此边国王位而处俗耶。王今当知。犹如有人曾见大海水后见牛迹水。岂可生染着心。此亦如是。岂可舍转轮王位习粟散小王位。此事不然。时王前白言。若成无上道者。先诣罗阅城。与我相见。菩萨报言。可尔。尔时王即礼菩萨足。绕三匝而去。
又佛本行经云。菩萨为摩伽陀国王。说云大王。我等今实不畏彼毒蛇。亦复不畏天雷霹雳。亦复不畏于猛火焰彼大风吹烧野泽者。但畏五欲境界所逼。何以故。诸欲无常犹如劫贼盗诸功德。尔时菩萨即说偈言。
五欲无常害功德六尘空幻损众生世间果报本诳人智者谁能暂停住愚痴天上不满意况复人间得称心欲秽染着不觉知犹如猛火然干草往昔顶生圣王主降伏四域飞金轮复得帝释半座居忽起贪心便堕落假令尽王此大地心犹更欲摄他方世人嗜欲不知厌如巨海纳诸流水大王当知。彼须弥山下有阿修罗。然其兄弟各为贪欲爱一玉女。二人相争而自斗战。伤害俱死。便说偈言。
往昔修罗两兄弟为一玉女自相残骨肉怜爱染着憎智人观知不贪欲菩萨又言。或为五欲故。生天生人。既得生已着五欲故投身透水。或复赴火。为五欲故自求怨仇。又说偈言。
痴人爱欲故贫穷系缚伤杀受诸苦意望此欲成众事不觉力尽后世殃又佛本行经。菩萨说偈言。
假使恩爱久共处时至命尽会别离见此无常须臾间是故我今求解脱学定部第三如四分律云。时菩萨即向阿蓝迦蓝所。学不用处定。精进不久得证此法。时菩萨舍之而去。后往郁头蓝子处。学有想无想定。精进不久得证此法。菩萨思惟。此两处定非涅槃非永寂休处。不乐此法。便舍二人而去更求胜法。时菩萨更求胜法者。即无上休息法也。时有五人追逐菩萨。念言。若菩萨成道。当与我等说法。又佛本行经云。阿罗逻仙人报菩萨云。诸凡夫人爱于贪欲。受系缚等苦。一切皆由境界。而说偈言。
山羊被杀因声死飞蛾投灯由火色水鱼悬钓为吞饵世人趣死以境牵又新婆沙论云。佛为菩萨时。厌老病死。出劫比罗伐窣堵城求无上智。时净饭王遣释种五人随逐给侍。二是母亲。三是父亲。母亲二人执受乐行得净。父亲三人执苦行得净。当于菩萨修苦行时。母亲二人心不忍可。即便舍去。菩萨后知苦行非道。舍而受食羹饭苏乳。以油涂身习处中行。父亲三人咸谓。菩萨狂乱失志。亦复舍去。后世尊成佛即作是念。彼皆是我父母亲族。先来恭敬供养于我。今欲酬报为何所在。天即白言。今在婆罗□斯国仙人鹿苑(广事如前)。
问何故名婆罗□斯。答此是河名。去其不远造立王城。是故此城亦名婆罗□斯。
问何故名仙人论处。答若作是说。诸佛定于此处转法轮者。彼说。佛是最胜仙人。皆于此处初转法轮。故名仙人论处。若作是说。诸佛非定于此转法轮者。
彼说。应言仙人住处。谓佛出世时。有佛大仙及圣弟子仙众所住。佛不出世时。
有独觉仙所住。若无独觉时有世俗五通仙住。以此处常有诸仙已住今住当住故。
名仙人住处。有说。应言仙人堕处。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至此遇退因缘一时堕落。问何故名施鹿林。答常有诸鹿游止此林。故名鹿林。昔有国王。名梵达多。以此林施与群鹿。故名施鹿林。如羯兰铎迦长者。于王舍城竹林园中。穿一池以施羯兰铎迦鸟。令其游戏。因名施羯兰铎迦池。此亦如是。故名施鹿林(旧翻名迦兰陀鸟善见论其形如鹊)。
苦行部第四尔时菩萨于此鹿林。在五拘邻比丘所。学于苦行。经于六年。极生辛苦。过其本师。以自饿故而不得道。徒劳疲形。故涅槃经云。菩萨当以苦行自诫其心。
日食一胡麻经一七日。粳米菉豆麻子粟糜。及以白豆亦复如是。各一七日。如是修苦行时。一切皮肉消瘦皱减。如断生瓠置之日中。其目坎陷如井底星。肉尽肋出如朽草屋。脊骨连现如重线塼。所坐之处如马蹄迹。欲坐则伏。欲起则偃。虽受如是无利益苦。然不退于菩提之心。
又菩萨处胎经云。佛告苦行菩萨。昔我所更苦行无数。于尼连河边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米。斯由曩昔向一缘觉犯口四过断绝一施。重受轻报。
又大集经云。尔时光味菩萨。为诸大众。而说偈言。
过去无量僧只劫种种布施习檀那清净尸罗及羼提精进坐禅学般若安乐一切众生故备忍种种诸苦辛宫中六万后妃嫔弃舍出家如脱屣独处六年修苦行日食一麻一米麦精进昼夜不睡眠身形唯有皮骨在菩提树下思惟坐八十万众天魔来四方上下地及空八十由旬悉充满如是魔军及眷属皆能破坏使归降成就无上胜菩提得证第一义谛果食糜部第五又佛本行经云。尔时六年既万。至春二月十六日。时内心自作如是思惟。我今不应将如是食食已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今更从阿谁边求美好之食。谁能与我彼美食。令我食已即便证取阿耨菩提。时菩萨心如是思惟之时。有一天子。知菩萨心如是思惟。速往诣于善生村主二女边。至彼处已。即告之言。汝善生女。汝若知时。菩萨今欲求好美食。菩萨今须最上美食。食美食已。然后欲证阿耨菩提。汝等今可为彼备办足十六分妙好乳糜。是时善生村主二女。闻于彼天如是告已。欢喜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速疾聚集一千牸牛。而□取乳。转更将饮五百牸牛。更别日□此五百牛。转持乳将饮于二百五十牸牛。后日□此二百五十牸牛之乳。还更饮百二十五牛。后日□此一百二十五牛之乳饮六十牛。后日□此六十牛乳饮三十牛。后日□此三十牛乳饮十五牛。后日□此十五牛乳。着于一分净好糠米。为于菩萨煮上乳糜。其彼二女煮乳糜时。现种种相。或复出于满华瓶相。或现功德河水渊相。或时现于万字之相。或现功德千辐轮相。或复现于解领牛相。或现象王龙王之相。或现鱼相。或时复现大丈夫相。或复现于帝释形相。或时有现梵王形相。或复现出乳糜。向上涌沸。上至半多罗树须臾还下。或现乳糜。向上高至一多罗树讫还下。或现出高一丈状。还入彼器。无有一滴离于彼器而落余处。煮乳糜时。别有一善解海算数算占相师。来至彼之处。其见乳糜出现如是诸种相貌。善占观已作如是语。希有希有。是谁得此乳糜而食。彼人食已。不久而证甘露妙药。尔时菩萨至于二月二十三日。于晨朝时。至彼村主家大门之外。默然而立欲求食。女见即便取一金钵。盛贮安置。和蜜乳糜。满其钵中。自手执持。向菩萨前。到已即住。向菩萨言。唯愿尊者。受我此钵和蜜乳糜。怜愍我故。时菩萨受彼乳糜。持至尼连禅河。有一龙女。名尼连荼耶。从地踊出。手执庄严天妙筌提奉献菩萨。菩萨受已即坐其上。坐其上已。取彼善生村主之女所献乳糜。如意饱食悉皆净尽。菩萨既食彼乳糜已。缘过去世行檀福报业力薰故。身体相好平复如旧。端正可喜。圆满具足无有缺减。尔时菩萨食彼糜讫。以金钵器弃掷河中。时海龙王生大希有奇特之心。复为菩萨叹现世故。执彼金器拟欲供养将向自宫。是时天主释提桓因。即化其身作金翅鸟。金刚宝□。从海龙边。夺取金钵。向忉利宫三十三天。常自供养。于今彼处。三十三天立节。
名为供养金钵器节。从彼已来至今不断。尔时菩萨食糜已讫。从坐而起。安庠渐渐向菩提树。彼之筌提。其龙女还自收摄。将归自宫为供养故。而有偈说。
菩萨如法食乳糜是彼善生女所献食讫欢喜向道树决定欲证取菩提依宣律师住持感应记云。具论因缘。并在第十卷中灌带部内述之。时有四天王子告律师云。世尊初成道第十一年。于王舍城中须摩长者园内。告诸大菩萨及大弟子曰。我初踰城时。至彼洴沙国。路逢牧牛女。我语云。我有少饥渴。从汝乞饮食。彼女答云。汝何所往。答言。求趣菩提。又问。名字何等。答言悉达。
彼女又白我言。我读韦陀之典云。不久有大智人。当成正觉。我观仁者相貌音声。是诸佛相。我作此山神。经十六大劫。过去诸佛我皆亲觐。汝可随我往至住处。当与汝饮食。过去迦叶涅槃时。付我一澡罐。其项上有双龙绕。下有师子蹲。拘留佛所制。递相付我讫至楼至佛。此龙瓶内。具足有八功德水。汝若饥渴当饮此水。能消烦恼增长菩提。勿轻此小瓶。假使四大海水内此瓶中。犹不能满中。有四龙王。此贤劫初三佛出世所有遗法。多在瓶内与娑竭龙宫。一无有二。
又迦叶佛。付我香炉及一黄金函。将付仁者。其香炉前有十六头。半是师子。半是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台为炉相。于炉四缘别起六银楼。楼出天童。可长二寸。如是诸天童合有九十六。每烧香时。是诸童等。各各分番来付香炉。后师子向外而蹲踞。从师子顶上有九龙盘绕。上承金莲。华内有金台。即台为宝子。于台宝子内。有十三万亿真珠大楼观。各盛诸妙香。复有十三万金牒毗尼藏。中有比丘。入于灭尽定。若至烧香时。其诸炉头诸天童子来至宝台所。各各口出烧香歌曲。台门自开。诸比丘从定而出。从真珠观取香付嘱天童。付已台门自闭。从九龙口中。又衔白银观。为台眷属。而诸银台内。皆有天童子。常作天乐赞叹烧香。其音清雅无可为比。众生闻者生信悟道。如来每说法时。在大众前常执香炉。天童取香来授与佛。令之供养。又有金刚黄金。内盛大般若。合三十亿偈。黄金为经牒。白玉为界道。白银为字。其函长三寸。内有二比丘。亦入灭定。此函及炉。是拘留佛所制。次第付我乃至楼至佛。诸佛欲兴世。皆开此金函披阅经典。以般若力天魔不娆速登正觉。今将付嘱。努力守护勿令损失。我受得已于菩提树下。六年苦行。常饮此瓶水。故除饥渴。烦恼亦消也。又我初欲成道。入河澡浴。受二女乳糜。至菩提树下欲升金刚坛。山神至我所即告我言。汝今成道可依往佛。若初成道欲升金刚坛。先执香炉绕坛可行七匝十方诸佛。各手捻香付彼炉中。今既成道可依前佛。佛依此法绕坛绕树。合三十二匝。十方诸佛亦前授香。次命人王天王释梵龙王十地菩萨。各前授香。佛以威神。香闻十方。上至有顶。受苦众生闻香解脱。诸根具足智慧增长。种种神变不可具述。又告梵王。执彼龙瓶水以灌世尊足。人王天王帝释魔梵。各次洗足。地为六种震动。如来从足下放金色光。坐金色莲华座。十方诸佛各来投香。于光明中。卢舍那佛出金色手摩释迦佛顶。又说妙法。我令十方佛欲白四羯磨授释迦文佛成无上法王位。诸佛秉此羯磨在金坛上。天人大众无量河沙闻佛羯磨。一时寂然犹如比丘入第四禅。诸佛秉羯磨受法王位已。地之六种大动。佛放光明普照十方。广作佛事利益凡圣。不可具述。
草座部第六如佛本行经云。尔时菩萨于河澡浴食乳糜沐身体竟。光仪平复如本。威力自在安庠面向菩提树。菩萨思惟。此菩提道场欲作何座。即自觉知。应坐草上。是时净居天白菩萨言。过去诸佛欲证菩提。皆铺草上而取正觉。尔时菩萨思惟谁能与我如是之草。左右四顾。是时忉利帝释天王。以天智知菩萨心已。即化其身为刈草人。去于菩萨不近不远。右边而立。刈取于草。其草青缘。颜色犹如孔雀王项。柔软滑泽而手触时。犹如微细迦尸衣。色妙而香右旋宛转。菩萨问彼人言。贤善仁者。汝名字何。彼人报言。我名吉利。菩萨思惟。我今欲求自身吉利。亦为他人以求吉利。此名吉利。在于我前。我今决当得证阿耨菩提。汝能与我草不。其化人报言。我能与草。是时帝释即化作人。刈草奉菩萨。菩萨即取一把自手执持。当取草时。其地即便六种震动。将于此草向菩提树下。持草中路。忽有百青雀。从十方来右绕菩萨。三匝讫已。随菩萨行。又有五百拘翅罗鸟。又有五百孔雀。又有五百白鹅。又有五百鸿鹤。又有五百白鸥。又有五百迦罗频伽之鸟。又有五百命命之鸟。又有五百白象。皆悉六牙。又有五百白马。头耳乌黑鬃尾悉朱。长而披散。又有五百牛王。并皆解领犹如黑云。是时复有五百童子五百童女。各以种种诸妙璎珞庄严其身。又有五百天子百天女五百宝瓶。以诸香华满于其中。盛种种诸妙香水。无人执持自然空行。又世间中所有一切吉祥之事。皆从四方云雨而来。各在菩萨右边。围绕三匝已随菩萨行。一切诸天音乐。空中欢喜歌赞菩萨。不可具述。
又瑞应本起经云。释提桓因化为凡夫人。执净软草。菩萨问言。汝名何等。
答名吉祥。菩萨闻之心大欢喜。破不吉以成吉祥。
又观佛三昧经云。适施草坐地则大动。诸佛化作八万佛树师子之座。或有佛树。高八千里四千里。或高百千由旬。一切佛树具足八万。大小不定。今释迦树最短。若干天衣。而布其上。又观佛三昧经云。佛告父王。如我踰出宫城。去伽耶城不远诣阿输陀树。吉安天子等百千天子。皆作是念。菩萨若于此坐必须坐具。我今应当献于天草。即把天草。清净柔软名曰吉祥。菩萨受已铺地而坐。是时诸天。复见白毛围如三寸。右旋宛转有百千色流入诸相。是诸天子各作是念。菩萨今者唯受我草。不受汝草。时白毛中有万亿菩萨结跏趺坐。各取其草坐此树下。一一天子各见白毫中有如此相。时有天子。名曰悦意。见地生草穿菩萨肉上生至肘。告诸天子曰。奇哉男子。苦行乃尔。不食多时。唤声不闻。草生不觉。即以右手申其白毛。其白毛端直。正长一丈四尺五寸。如天白宝中外俱空。天见毛内有百亿光。其光微妙不可具宣。诸天见已叹未曾有。即放白毛右旋宛转。还复本处。是时降魔。魔还天宫。白毛随从直至六天。无数天子天女。见白毛孔通中皆空。团圆可爱如梵王幢。如来有无量相好。一一相中八万四千诸小相好。如是相好。不及白毫少分功德。降魔部第七如因果经云。四月七日世尊降魔。于时落日停光明月映彻。园林华果荣不待春。智度论云。尔时天魔。将十八万天魔众皆来恼佛。佛以眉间微光照皆堕落。
又观佛三昧经云。魔王心怒。即欲直前。魔子谏曰。父王无辜自招疮疣。菩萨行净难动如地。云何可坏。又杂宝藏经云。昔如来树下恶魔波旬。将八十亿众欲来坏佛。便语佛云。汝独一身。何能坐此。急可起去。若不起者。我捉汝脚掷着海外。佛言。我观世间无能掷我。汝于前世时。曾于一寺受一日八戒。施辟支佛一钵之饭。故生六天为大魔王。而我于三阿僧祇劫。亦设供养声闻缘觉。不可计数。魔言。汝道我昔一日持戒。施辟支佛食信有其实。我亦自知。汝亦知我。汝自道者谁为证知。佛以手指地言。此地证我。作是语时。一切大地六种震动。地神即从金刚际出。合掌白佛言。我为作证。有此地来我常在中。世尊所说真实不虚。佛语波旬。汝今先能动此澡瓶。然后可能掷我海外。尔时波旬及八十亿众不能令动。魔王军众颠倒自坠破坏星散。
又佛本行经云。尔时魔王波旬长子名曰商主。即以头顶礼菩萨足。乞求忏悔口唱是言。大善圣子愿听我父发露辞谢。凡愚浅短犹如小儿无有智慧。我今忽来恼乱圣子。将诸魔众现种种相恐怖圣子。我于已前曾咨父言。以忠正心。虽有智人善解诸术。犹尚不能降伏于彼悉达太子。况复我等。但愿圣子恕亮我父。我父无智不识道理。如是恐怖大圣王子。当何取生大圣王子。愿仁所誓早获成就速证阿耨菩提。
成道部第八如普曜经云。菩萨于树下坐。明星出时豁然大悟。年至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又依般若问论云。沤楼频螺林中成佛。又自誓三昧经云。初成佛时。十方诸佛各送袈裟。佛合成一服。此衣今在梵天供养。又空行三昧经云。弥陀佛先我四劫得道。维卫佛先我三劫得道。有佛名能儒。三十灭度。迦叶佛十八得道。我年二十七得道。今从多为定。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此文应允。亦与余义相应。善见律云。月生三日得一切智。泥洹经云。佛初出得道。并四月八日。今以为正。
天赞部第九如华严经云。尔时如来以自在神力。不离菩提树坐及须弥山顶妙胜殿上夜摩天宫宝庄严殿。趣兜率天宫一切宝庄严殿。尔时兜率天王。承佛神力。以偈颂曰。
无碍如来犹满月诸吉祥中最第一来入众宝庄严殿是故此处最吉祥华严经云。尔时如来威神力故。十方一切诸佛世界。诸四天下。一一阎浮提。皆有如来坐菩提树下。无不显现。尔时世尊威神力故。不起此坐升须弥顶向帝释殿。尔时帝释即说偈言。
七佛定光诸佛等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处是故此地最吉祥尔时世尊威神力故。不离道树及帝释宫。向夜摩天宝庄严殿。尔时天王以偈颂曰。名称如来闻十方诸吉祥中最无上来入摩尼庄严殿是故此处最吉祥变化部第十依华严经云。佛子。一切诸佛于念念中。悉能出生十无尽智。何等为十。于一念中悉见一切世界。从兜率天命终。于一念中。悉现一切世界。菩萨出生。于一念中。悉现一切世界。菩萨出家。于一念中悉现一切世界。往诣道场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于一念中悉现一切世界。转净法轮。于一念中悉现一切世界随应化导一切众生悉令解脱。于一念中悉于一切世界。现庄严身随应众生。于一念中。悉现一切世界种种庄严无数庄严如来自在一切智藏。于一念中悉现一切世界清净众生。于一念中遍一切世界。悉现三世一切诸佛。于一念中为种种诸根精进欲性故。显现三世诸佛种性。成等正觉开导众生。佛子。是为一切诸佛于念念中生十无尽智。
又智度论云。如阿毗昙说。一时无二心者。若化佛语时。化主默然。若化主语时。化佛亦应默然。云何佛一时皆说六波罗蜜。
答曰。此如外道声闻变化耳。如佛变化无量三昧力不可思议。是故佛自语时。无量千万亿化佛亦一时皆语。又语外道及声闻。化不能作化。如佛世尊化复作化。故诸外道声闻。灭后不能留化。如佛灭后能留化如佛无异。如毗昙中。一时无二心者。今佛亦如是。当化语时。亦不有心。佛心念化。欲令化语。即便皆语。说法部第十三(此别三部)
述意部讣机部说益部述意部第一盖闻。大圣逗机影迹无方。所现之处无非利益。故谛分真俗事决形心。凭假实而上征。寄乘权而下比。良由生老病死。终无自出之期。菩提涅槃。得有修入之证。但内典无边。应机而说。故使法轮则柰苑初转。僧侣则憍陈始度。至于迦叶兄弟目连朋友。西域之大势。东方之遍告。二十八天之主。一十六国之王。莫不服道而倾心□风而合掌。于是他化宫里。乃敷十地。耆阇山上方会三乘。善吉谈无得之宗。净名显不言之旨。伏十仙之外道。制六群之比丘。胸前则吐纳江河。掌内则摇荡山谷。论劫则方石屡尽。辩数则微尘可穷。斯乃三界之大师。万古之独步。吾自庸才谈何以尽。纵使周公之制礼作乐。孔子之述易删诗。予赐之言语。商偃之文学。爰及左元放葛仙子老聃河上公庄周之等。并区区于方内。何足道哉。若我师大法。人天轨模三千法式。洎流中夏益利渊深。广疗三毒传照百灯。相继不绝。胡可胜言。
讣机部第二如华严经云。如来出世。譬如日出光照一切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刚宝山。然后普照一切大地。然日光不作是意。我当先照大山乃至后照大地。
由山有高下故照有前后。如来亦尔。平等普救。然机有利钝感佛前后。见闻不同大小有异。
依弥沙塞律云。佛得道七日受解脱乐。有五百乘车载石蜜外国兴生。路由树过。车主兄弟二人。离谓波利。创奉蜜□。四王奉钵。佛受之已为说三归。又更七日文鳞龙王。奉非人食。后过七日斯那奉食。姊妹四人受三归依。复过七日梵王来请转法轮。又普曜经云。时梵王与六万八千梵王眷属来诣佛所。稽首足下请转法轮。佛受请已。言我宿命在波罗柰供养六百亿佛。应在此转法轮。由观树七日以报其恩。故未说法。
又智度论云。佛成道已不即说法。于五十七日。今捡括机缘然后说法。初七日思大乘法化。第七七日用于小乘以拟众生。
又菩萨璎珞经云。当转法轮在鹿野清明园。为久饥虚者。润于甘露法。
又中本起经云。世尊念言。吾昔路由梵志。阿兰迦兰待吾有礼。应往度之。
天空中曰。此二人已亡七日。又念。应度郁头蓝弗。天复告云。昨日命终。又念父王昔遣五人。一名拘邻。二名頞陛。三名跋提。四名十力迦叶。五名摩诃男。
执侍功勤应往度之。
又转法轮经云。佛在鹿野树下时。空中有自然法轮飞来当佛前而转。佛以手抚之止。吾无始来为名色转轮今爱意尽。不复流转。轮即便住。
又十二游经云。佛从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坐树下为一年。二年于鹿野园中为五人说法。三年为郁鞞迦叶兄弟三人说法。满千比丘。四年在象头山。为龙鬼说法。五年时度舍利目连。舍利七日得上果。目连十五日得上果。六年须达共只陀。为佛立精舍。有十二佛图寺。有七十二讲堂。有三千六间屋。有五百楼阁。
七年在拘耶尼园。为婆陀和菩萨等八人说般若经(此经一卷明苦行事)八年在柳山。为伅真陀罗王弟说法。九年在秽泽中。为阿掘摩说法。十年遂摩竭国。为弗沙王说法。十一年在恐惧树下。为弥勒说本起经(即修行本起是)十二年还父王国。为释氏八万四千人说法。又中本起经云。世尊在摩竭提国六年。将还本国。
王遣优陀延迎佛疑此异前未详孰定。又普曜经云。有梵志名优陀。王命迎佛。别已十二年思得相见。佛七日后还本土。又分别功德经云。佛还本土。足升空行与人头齐。使父王接足而已不欲屈身。又大集经云。佛成道十六年知诸菩萨任持法藏。即于欲色界中间出大宝阶。大众俱登中阶即上升虚空。又分别功德经云。若不得说经处但称在舍卫。以佛在其国二十五年比丘在诸国此住最久。以其国中多诸珍异。人多有义。祇树精舍有神异验。众集之时。猕猴飞鸟群类数千悉来听法。寂寞无声。事竟即去各还所止。揵椎适鸣已复来集。此由国多仁慈。故异类影附。故智度论云。舍卫城有九亿家。三亿明见佛。三亿信而不见。三亿不见不闻。佛二十五年在彼尚尔。若得多信利益无穷。
说益部第三依菩萨处胎经云。尔时世尊示现奇特异像。变一切菩萨尽作佛身。光相具足。皆共异口同音说法。互相敬奉。各坐七宝极妙高座。初一说法纯男无女。第二说法纯女无男。第三说法纯度正见人。第四说法纯度邪见人。第五说法男女正等。第六说法邪正亦等。当尔之时法法成就。而无吾我道果成熟。诸佛常法说仪神足。第七八万四千空行法门。第八八万四千无相法门。第九八万四千无愿法门。一一法门有无量义。犹如黠慧之人身有千头。头有千舌。舌有千义。欲得究尽此九法门义。于百千分未获其一。此是诸佛秘要之藏皆由前身宿学成就(广明说益备在诸篇)。
法苑珠林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