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渊

吴渊

吴渊(1190—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

吴渊的诗词列表

  • 宋代:吴渊
    投老未归,太仓粟、尚教蚕食。
    家山梦、秋江渔唱,晚风牛笛。
    别墅流风惭莫继,新亭老泪空成滴。
    笑当年、君作主人翁,同为客。
    紫燕泊,犹如昔。
    青鬓改,难重觅。
    记携手、同游此处,恍如前日。
    且更开怀穷乐事,可怜过眼成阵迹。
    把忧边、忧国许多愁,枧抛掷。
  • 宋代:吴渊
    秋后钟山,苍翠色、可供餐食。
    登临处、怨桃旧曲,催梅新笛。
    江近苹风随汛落,峰高松露和云滴。
    欢头童、齿豁已成翁,犹为客。
    老怀抱,非畴昔。
    欢意思,须寻觅。
    人间世、假饶百岁,苦无多日。
    已没风云豪志气,祗思烟水间踪迹。
    问何年、同老转溪滨,渔钩掷。
  • 宋代:吴渊
    喜我新归,逢戎初度,关情更深。
    正昼掩柴扉,□寻隐遁,□舒槐府,戎正经纶。
    白石清泉,紫枢黄阁,□□□□□□□。
    □□□,□弟为宰相,兄作闲人。
    南园借我登临。
    都不怕近前丞相瞋。
    但曳履扶筇,堪怜独步,携壶载酒,每叹孤斟。
    七帙开颜,六旬屈指,风雨对床频上心。
    殷勤祝,道何时回首,及早抽身。
  • 宋代:吴渊
    太白已仙去,诗骨此山藏。
    胸中锦绣如屋,都乞与东皇。
    碎翦杏花千树,浓抹胭脂万点,妖艳断人肠。
    晓露沐春色,晴日涨风光。
    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
    酒旗斜处,□□一簇几红妆。
    暂息江头烽火,无奈鬓边霜雪,聊复放疏狂。
    倚俟玉壶竭,未肯宝鞭扬。
  • 宋代:吴渊
    十月江南,一番春信,怕凭玉栏。
    正地连边塞,角声三弄,人思乡国,愁绪千般。
    草草村墟,疏疏篱落,犹记花间曾卓庵。
    茶瓯罢,问几回吟绕,冷淡相看。
    堪怜。
    影落溪南。
    又月午无人更漏三。
    虽虚林幽壑,数枝偏瘦,已存鼎鼐,一点微酸。
    松竹交盟,雪霜心事,断是平生不肯寒。
    林逋在,倩诗人此去,为语湖山。

吴渊的介绍

吴渊,柔胜子,潜兄。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历知州县,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入为秘书丞(《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出知江州,历江淮荆浙福建广南都大提点坑冶,知镇江府兼淮东总领。嘉熙二年(1238年),知太平州兼江东转运使,改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兼转运副使,罢领祠禄。起为江西安抚使兼知江州,寻为沿江制置副使,兼知平江府、浙西提点刑狱,知太平州。进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丐祠。起为荆湖制置大使,知江陵府兼夔路策应大使。宝祐五年,拜参知政事,寻卒,年六十八。有《退庵文集》,已佚。今存《退庵遗集》一卷。《宋史》卷四一六有传。

吴渊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吴渊的生平

吴渊初任建德县簿,丞相史弥远与他长谈一日,发现他很有才干,十分高兴,欲任命他为开化县尉,吴渊以“甫(刚开始)得一官,何敢躁进?”为由婉言谢绝,史弥远称他为“国器也”。吴渊为官公道正派,清正廉明。任建德县簿时,“江东九郡之冤,讼于诸使者,皆乞送渊”。为老百姓伸张正义,洗清冤曲,深得百姓拥戴。后任提点浙西刑狱时,衢州、严州盗贼四起,吴渊调遣将士,“歼其渠魁,散其支党”,平息了盗贼,为朝廷立下了功劳,升为朝官,先任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左司,后任右文殿修撰、枢密副都承旨兼右司兼检正。时值朝廷准备进兵中原,丞相郑清之拟采取“据关守河”的策略,吴渊竭力反对,曰“国家力决不能取,纵取之决不能守”,郑清之很不高兴。不久,中原战事发展果然不出吴渊所料,郑清之写信向吴渊引咎并致谢。此后,吴渊先后担任工部、兵部、户部侍郎,镇江知府兼总领,太平知州兼江东转运使,隆兴知府,江西安抚使兼转运副使,宝章阁直学士,华文阁直学士,兵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职。他尽职尽责,体恤百姓,关心朝政,先是“力陈九事”,后来又提出了兴利除害二十五事,得到了朝廷的赞许。

吴渊在几处任所连逢大灾,他全力慰抚赈济。任太平(今当涂)知州时,两淮流民涌入太平境内者达40余万人,他将流民编成“什伍”(古代户籍编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予以赈济,令当地土著人不要侵犯,使流民得以安定,当时临近的其它州县经常发生流民放火抢劫事件,唯独太平州境内安然无恙。任隆庆知府、镇江知府和平江知府时,均遇大灾,吴渊力行荒政,数次赈灾,使187万余灾民得以存活。

吴渊的军事才能也得到朝廷的赏试。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会合蒙古灭金后,蒙古军即向南宋连续用兵。吴渊创办团练,建司空山、燕家山、金刚台三大寨及嵯峨山、鹰山、什子山等二十二小寨,组织丁壮为伍,各寨队伍相接应,使之星罗棋布,脉络贯通,无战则耕,有警则御。湖南峒人暴乱,吴渊受命平定,生擒魁首。宝祐三年(1255年)三月,吴渊任江陵知府兼夔路策应大使、京湖屯田大使时,调兵二万增援四川,又力战白河、沮河、玉泉一带,败元将汪惟立。

吴渊的孝行也为世人所敬佩。五岁丧母,“哭泣哀慕如成人”。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父亲吴柔胜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吴渊在家守丧三年,保留官职,但不理朝事。在守丧期间,朝廷下诏书命他复职,他坚决不同意,并上书朝廷曰:“人道莫大于事亲,事亲莫大于送死,苟冒哀求荣,则平生大节已扫地矣,他日何以事君?”意思是说,人的道德以孝敬父母为最大,而孝敬父母又以为父母养老送终为最大,如果我不顾失去父亲的哀痛去追求荣华富贵,我就失去了人生的大节,今后如何做人做事?又如何为朝廷效力,为皇上尽忠?最后朝廷答应了他的要求,直到守丧期满才去复职。

吴渊的功德得到了朝廷的褒奖,朝廷授其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侯,宋理宗赵昀赐“锦绣堂”、“忠勤楼”大字,又进爵庄敏公。宝祐五年(1257年)正月,吴渊以功拜参知政事,身列相位,仅七天即卒于自荆湖回京途中,追赠“少师”。史记吴渊“有材略,迄济事功,所至兴学养士,政尚严厉”,诗词文论都有成就,著有《退庵文集》、《易解》、《庄敏奏议》30卷等,《词综》收其词多首。

名句推荐

热门诗人

诗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