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涕

ㄊㄧˋ

  • 读音
  • 偏旁部首
  • 总笔画10画
  • UNICODE6D95
  • 五笔IUXT
  • 仓颉ECNH
  • 郑码VUYZ
  • 四角38127
  • 笔画顺序点、点、提、点、撇、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

基本字义

涕tìㄊㄧˋ
  1. 眼泪:痛哭流~。感激~零。~泣。
  2. 鼻子里分泌的液体:鼻~。~泪(鼻涕和眼泪)。

详细解释

  •  tì 

〈名〉

  1.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2. 同本义 [tears]
    1. 涕,泣也。——《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 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
    2. 悲愁垂涕。——《列子·汤问》
    3. 涕流离而从横。——司马相如《长门赋》
    4. 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
    5.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6.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7. 汪然出涕。——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8. 涕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 德威流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涕泗(眼泪和鼻涕);痛哭流涕
  4. 鼻涕 [snivel]
    1. 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王褒《僮约》
    2. 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皆枯。——《晋书·王褒传》
  5. 又如:涕唾(鼻涕和唾液);涕泪(鼻涕和眼泪。亦专指眼泪)
  6. 痰 [phlegm]
    1. 肺中寒,吐浊涕。——《金匮要略》

〈动〉

  1. 流泪;哭泣 [shed tears]
    1. 涕,涕流貌。——《说文》
    2. 不敢唾涕。——《礼记·内则》
    3. 父母唾涕不见。
    4. 因笑王、 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陈高《念奴娇》
  2. 又如:涕欷(流泪叹息);涕淫淫(泪流不止的样子);涕洟(涕泪俱下;哭泣);涕血(泣血);涕泗滂沱(沲)(涕泪如雨);涕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国语词典

  •  tì ㄊㄧˋ 

〈名〉

  1. 眼泪。
    1. 如:「痛哭流」、「感激涕零」。
    2.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下。」
    1. 汉·王襃〈僮约〉:「目泪下落,鼻长一尺。」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𠀤音體。【說文】泣也。【玉篇】目汁出曰涕。【詩·邶風】泣涕如雨。

又竹名。【東方朔·神異經】南方荒中有涕竹。

又兆卦之名。【史記·宋世家】乃命卜筮曰涕。【索隱】涕音亦,尚書作驛。孔安國曰:氣絡繹連續。

又【集韻】待禮切,音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計切,音替。義𠀤同。

外语翻译

  • 英语:tear; snivel, nasal mucus
  • 德语:Nasenschleim (S)​,reißt, Tränen (S)
  • 法语:larmes,pleurer

说文解字

泣也。从水弟聲。他禮切

(涕)泣也。按泣也二字、當作目液也三字。轉寫之誤也。毛傳皆云。自目出曰涕。篇、韵皆云。目汁。泣非其義。从水。弟聲。他禮切。十五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ʰi˥˧
  • 唐代读音: *tèi
  • 日语读音: NAMIDA NAKU HANASHIRU
  • 韩语罗马: CHEY
  • 现代韩语: 체
  • 客家话: [沙头角腔] tai1 [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pi5 [客英字典] ti5 [海陆腔] ti6 pi6 [宝安腔]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 粤语: tai3
  • 潮州话: ti3
  • 近代音: 透母 齊微韻 去聲 替小空;
  • 中古音: 透母 薺韻 上聲 體小韻 他禮切 四等 開口;透母 霽韻 去聲 替小韻 他計切 四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灰部 ;王力系统:透母 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