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蹉跎:过时。年龄已经太大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欲相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成语意思:错:交错;节:枝节。树木的根盘屈,枝节交错。比喻事情的艰难复杂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然君以为章句细微,无关重轻,所贵乎学者,必当为世所倚仗,蟠根错节,取定俄顷。”
成语意思:槃:同“盘”,盘旋;错:交错;节:枝节。树木的根盘屈,枝节交错。比喻事情的艰难复杂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成语意思:盘:弯曲;错:交错;节:枝节。树根弯曲;枝节交错。形容纵横交错;密密麻麻。也比喻事物关系错综繁杂;难以处理。
成语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一》:“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坚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劳也。”
成语意思:盘互:交结。比喻彼此相互交结在一起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百官盘互,亲疏相错。”
成语意思:谓不断涌现。
成语出处:明·宋濂《送王文冏序》:“上既立太学,以育才俊士,六七年间,奇能足用之人,骈兴错出,布列乎内外,为政咸有可称。”
成语意思:谓如对弈双方所着棋子般交错对峙。
成语出处:宋·苏轼《代滕甫论西夏书》:“陛下因而分裂之,即用其酋豪,命以爵秩,棋布错峙,务使相仇。”
成语意思:见“遣辞措意”。
成语出处:宋·吴开《优古堂诗话》:“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词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成语意思:措大:醋大,指读书人。穷困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而鳃鳃然羡于穷措大,能勿愧乎!”
成语意思: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
成语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辞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成语意思:指差错很多或很大。
成语出处:梁启超《节本明儒学案·定宇语录》:“学问从身上寻求,纵千差万错,走来走去,及至水穷山尽,终要到这路上来。”
成语意思:见“切磋琢磨”。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与孙莘老书》:“今世人相识,未见有功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盖能受善言者少。”
成语意思:切: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头。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问题;取长补短。
成语出处:汉 王充《论衡 量知篇》:“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成语意思:同“遣辞措意”。
成语出处: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陆贽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当,有执事之实。”
成语意思:错:杂、交叉。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成语意思:错:错落。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成语意思:谓因受挫而气势丧尽。
成语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任举败没,锐挫气索,晏起偷安,将士不得一见。”
成语意思:谓受挫而希望破灭。
成语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前戈矛,后邪许,得险即守,寸步而前,而后苗锐挫望绝,薪烬焰息,堤塞水止。”
成语意思:切、磋、琢、磨是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成器物。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
成语出处:《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成语意思:比喻互相商讨砥砺。
成语出处:《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