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成语出处:宋 罗烨《醉翁谈录 崔木因妓得家室》:“但恐小子不才,辞不达意。”
成语意思:形容抵声哭泣。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平儿听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成语意思: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成语出处:明 天然智叟《石头点 郭挺之榜前认子》:“忙忙与女儿说知,叫老妈央人相帮打点。早鼓乐吹吹打打,迎人村来了。
成语意思:重:重新。比喻重新开始,另起炉灶
成语出处:老舍《二马》第四段:“搬家,跟父亲痛痛快快的说一回,或者甚至闹一回,闹完了,重打鼓,另开张,干!”
成语意思:比喻企业不论盈亏,个人不分勤懒,全由国家包干的办法
成语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或是大家女儿,又说是吃大锅饭的儿女,不知民间疾苦,那晓得撑持家事?”
成语意思: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
成语出处:《妙法莲花经·序品》:“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成语意思:气:气质。才能出众,意气高傲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九卷:“李白虽则才大气高,遇了这等时势,况且内翰高情,不好违阻。”
成语意思:气:气势;粗:粗大。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也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成语出处: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花婶子的这项收入十分可观。财大气粗,盖起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
成语意思:见“材大难用”。
成语出处:《书言故事·花木类》:“有才不遇,曰才大难用。”
成语意思: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成语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成语意思:才:才能。才能很高,思考细密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0回:“加写‘才大心细,能负责任’两考语。”
成语意思:惙怛:忧伤的样子;伤悴:悲愁。形容非常忧伤、悲愁。
成语出处:《后汉书·梁鸿传》:“心惙怛兮伤悴,志菲菲兮升降。”
成语意思:见“恻隐之心”。
成语出处:晋·苻郎《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
成语意思:犹言在混乱中劫掠。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径转山洞而去。”
成语意思:趁火打劫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我晓得,都是那褚敬桥寄个甚么鸟信!是他趁夥打劫,用计拐去了。”
成语意思: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成语出处: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成语意思:谓利用机会掠夺钱财。
成语出处:清·张少南《临安旬制记》引明·王思任《诛马士英疏》:“以至文选职方,乘机打劫。”
成语意思: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成语出处:宋·苏洵《上欧阳内翰书》:“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成语意思:指才智多,志向大。
成语出处:《荀子 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成语意思: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成语出处:明 汤显祖《南柯记 漫遣》:“自家扬州城中有名的一个溜二便是。一生浪荡,半世风流。但是晦气的人家,便请我撮科打哄;不管有趣的子弟,都与他钻懒帮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