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发扬光大,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和提高
成语出处: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待木之人,望兄速了业缘,以阐扬光大此学为不朽事业。”
成语意思: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五八:“唐明皇于诸王为长枕大衾,虽甚亲爱,亦是无以限制之,无足观者。”
成语意思:穿戴的服饰形式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开元二年》:“上素友爱,近世帝王莫能及;初即位,为长枕大被,与弟兄同寝。”
成语意思:粗:粗疏,粗略。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比喻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细致
成语出处:明·文征明《题沈石田临王叔明小景》:“小景至四十外始拓为大幅,粗株大叶,草草而成。”
成语意思:本:根本;宗:本,主旨。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
成语意思: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成语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大包大揽地说:‘这个小姑娘,跟我投缘分。’”
成语意思: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成语意思:在双方争执中;主动介入;帮助受到欺压的人;打击实施强暴者。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替平儿打抱不平。”
成语意思:打了败仗,损失很大。
成语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今汉王大败亏输,项王意得志满。”
成语意思:指从旁鼓吹、协助。
成语出处:鲁迅《集外集 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
成语意思:指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斗了多时,李孝逸被余承志一枪刺在腿上,大败而逃。”
成语意思: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成语意思: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成语出处:《晋书 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成语意思: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成语意思:挥:挥写。形容善于写作者运笔神速或任意签字、涂改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3回:“老贼看了,连说:‘妥当结实,就劳贤契大笔一挥。”
成语意思:吹:吹嗽叭;擂:打鼓。原指用劲地吹喇叭和敲锣打鼓;表示庆贺。现比喻大肆宣扬;过分地夸张或吹嘘。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赐你黄金千两,香酒百瓶,就在丽春堂大吹大擂,做一个喜庆的筵席。”
成语意思:激烈地争吵。指争论各方并无严重分歧而进行毫无秩序的争吵骚动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五回:“正吃得香甜时,忽听得门口大吵大闹起来,仓樵脸上忽红忽白。”
成语意思:狼吞虎咽地吃。指没有节制,没有计划地吃喝。指进行大规模、高档次的吃喝活动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七回:“蒋爷苦劝,自己端起酒杯,大吃大喝,连说带笑。”
成语意思:谓鼓乐齐作。
成语出处:《西游记》第六四回:“文武多官,满城百姓,伏龙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众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