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徽剧《赠剑》:“蒙公主不弃臣陋,恩高义厚。”
成语意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索什么恩绝义断写休书。”
成语意思: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成语意思: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成语意思: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京剧《白蛇传》第16场:“素贞与许郎恩深爱重……望求老禅师放他出来,夫妻重聚。”
成语意思: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成语意思:分外:格外;眼青:亲热。形容恩人见面,格外亲热
成语出处: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尝言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姚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
成语意思: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海誓山盟,各无他志。真个恩深似海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
成语意思:驰:废弛。因恩情深厚关系密切而不执行法纪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恩深法驰,背道寒盟,瘏口罔闻,剖心难谅。”
成语意思: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倘出此关,不啻恩同再造。将来如有出头之日,莫非伯伯所赐了。”
成语意思:恩:恩德。比喻恩情极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样
成语出处:刘流《烈火金刚》第17回:“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同再生的母亲。”
成语意思:犹恩重如山。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
成语意思: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成语意思: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成语意思: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成语出处:宋·晁端海《卜算子》:“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成语意思:给予太多的恩惠,反而会引起怨恨。
成语出处:《亢仓子·用道》:“恩甚则怨生,爱多则憎至。”
成语意思: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所用之人,各有职掌,恩威并著,无不钦服。”
成语意思: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成语出处:《三国志 吴书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成语意思: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成语意思: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6回:“以为恩威并济,内外兼筹,布置得七平八稳,可以任我欲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