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女子的如意郎君。也泛指身份煊赫者
成语出处:唐·褚亮《烛花》诗:“言是东方骑,来寻南陌车。”
成语意思:深室之内点燃饰以龙凤图案的蜡烛;多指新婚之夜欢乐情景。
成语出处:北周 庾信《和咏舞》诗:“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
成语意思:大方:原指深通道术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学问深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成语意思: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成语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明本》:“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
成语意思: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成语出处: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恺、秦衡、陆叙,类皆元季遗民,或逃名字宇内,或遁迹方外,并不欲以姓字传者。”
成语意思: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成语意思: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成语意思:给予极大的方便。
成语出处:明 冯惟敏《僧尼共犯》四:“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放俺还俗,便成配偶。”
成语意思: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不可,不可!主公德被八方,名高天下,岂可称臣逆贼!”
成语意思:独:独自;守:守候。独自居住在房子里
成语出处:《古诗十九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成语意思:杜:杜绝,断绝;慎:谨慎。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成语出处:《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
成语意思:杜隙:杜绝疏失。杜绝疏失,防患于未然。
成语出处:明·陈子龙《整饬京营疏》:“择才望大臣素为都人信服者以统之,弹压维制,杜隙防微,亦不为无助也。”
成语意思: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成语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
成语意思:竞相比赛艳丽、散发芳香。
成语出处:《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斗艳争芳惟粉黛,当年大小慕乔公。”
成语意思: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8回:“颇欲展施抱负,造成一法制国,所以一经就任,便草就大政方针宣言书,拟向国会宣布。”
成语意思: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成语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成语意思:对亲人不宜放债。意谓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正是恩不放债。”
成语意思:犹言杜渐防萌。
成语出处:《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贡真绌伪,遏渐防萌。”
成语意思: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成语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成语意思:方便:便利。佛教语,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便利的门路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漳州罗汉桂琛和尚》:“所以诸佛慈悲,见汝不奈何,开方便门,示真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