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草草:草率;马虎;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结束了。也作“草率了事”、“草草完事”。
成语出处:明 李贽《答焦漪园书》:“为友人写《心经》毕,尚余一幅,遂续墨而填之,以还其人。皆草草了事,欲以自娱。”
成语意思:谓过恣意享乐的生活。
成语出处:魏巍《路标》:“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
成语意思:未央:未尽。长久欢乐,永不结束。
成语出处:《金石索·汉长乐宫瓦》:“‘长乐未央’,此长东宫瓦。”
成语意思:表情凄楚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 陈鸿《东城老父传》:“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
成语意思: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成语出处:丰子恺《梦耶真耶》:“当时想想真是何苦!早知是假,悔不草率了事。”
成语意思: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七回:“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咧!”
成语意思: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闯王派我来,也只是同你们见见面,交交朋友,免得日后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成语意思:了了:清清楚楚。恩惠与怨恨清清楚楚。指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续黄粱》:“恩怨了了,颇快心意。”
成语意思:犹言逢场作戏。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
成语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开宗》:“对酒当歌须慷慨,逢场作乐任优游。”
成语意思:指富裕而有显贵的地位,过着安宁快乐的生活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富贵安乐,从何而来?早晚将些金银,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
成语意思:康乐:安乐。国家富庶强大,人民康宁安乐
成语出处:罗广斌《红岩》第22章:“人家有无穷的力量,足以解放全国人民,给全国人民以富强康乐的希望。”
成语意思: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三国志 魏书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胡]昭乃转居浑山中,躬耕乐道,以以经籍自娱。”
成语意思: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3回:“这是送上门的。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成语意思: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不仰慕之。”
成语意思:比喻素质太差,不能扶持上去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0章:“说她‘狗肉上不了筵席’,让丈夫一人来参加就行了。”
成语意思:甘心:心里乐意。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但是为了钱先生的恢复健康,就是冬天没有皮袍穿,他也甘心乐意。”
成语意思:广乐:优美而雄壮的乐曲;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成语出处: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叙》:“乃睹此广乐钧天,复见宗庙百官之美富。”
成语意思: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成语出处:郭沫若《虎符》第二幕:“群众起来,鼓乐齐鸣。”
成语意思: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成语出处:《五代史平话 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成语意思: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
成语出处:《史记 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勿勿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