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成语意思: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大招》:“魂兮归徕!乐不可言只。”
成语意思:了:完全。完全不能看见。
成语出处:明 归有光《水利后论》:“求所谓安亭江者,了不可见。”
成语意思:享乐不可过分。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成语意思:盘:乐。指享乐不能过分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东都赋》:“乐不极盘,杀不尽物。”
成语意思:极好或令人钦佩的,不平凡,优点突出
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本县看她处心行事,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豪杰,断不肯等闲失身。”
成语意思:一点进步也没有。形容没有出息。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酒狂》:“甥了不长进,今且奈何。”
成语意思: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成语出处:清 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成语意思: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成语出处:《后汉书 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成语意思:比喻夫妻分离
成语出处:元 孙季昌《端正好 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受寂寞似越娘背灯,恨离别如乐昌分镜。”
成语意思:乐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成语出处:清·叶廷琯《吹网录·建康集足本》:“与余无一日之雅,乃慨然乐成人美。”
成语意思:见“乐昌分镜”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妾有乐昌破镜之忧,汝兄被缧绁缠身之苦,为虏所惊。”
成语意思:见“乐昌分镜”。
成语出处:《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一旦事迹彰闻,思情间阻,则乐昌之镜,或恐从此而遂分。”
成语意思: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成语出处:《晋书·儒林传论》:“……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方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也。”
成语意思: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成语意思: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成语出处:《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成语意思:谓醉心于圣道。
成语出处:《晋书·乐志》:“与君周旋,乐道忘饥。我心虚静,我志沾濡。”
成语意思:快乐而不放荡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成语意思:喜爱而不厌倦。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六一笔记·夏日学书说》:“使其遂至于工,可以乐而不厌。”
成语意思:同“乐而不淫”。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其余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又《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宜。”杜预注:“节之以礼。”